共15小题,约5840字。
备战2017年高考高三语文预热文言文梳理:《烛之武退秦师》
学习目标:
1.熟悉课文,能对文章进行断句。
2.能正确解释一些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思。
3.能辨析重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能解释中出现的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用法和句式。
5.能正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学习过程:
一、基础梳理。
用“/”给下面文章断句,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军:驻扎
B.敢以烦执事执事:对秦王的尊称
C.越国以鄙远鄙:边境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
【答案】C
【解析】
2.下列各项中对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欲肆其西封封:边疆
B.阙秦以利晋阙:损害
C.微夫人之力微:如果不
D.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凋敝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敝:损害。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组是()
A.夜缒而出
B.朝济而夕设版焉
C.既东封郑
D.共其乏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形容词作名词,其它名词作状语。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下列各项中的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
B.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C.夫晋何厌之有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答案】C
【解析】
5.下列加点的词语与所给例句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是寡人之过也
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C.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D.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B这例句这A 对C 是D 宾语前置标志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下列加点的词语与所给例句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A.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B.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C.于是入朝见威王
D.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 早晨例句早晨B 朝拜C 朝堂D 朝拜。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B.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闻大王有意督过之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D.故尝与过宋将军大母过余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 责怪\时间上超过A 过分B 过错D 探望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8.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纵一苇之所如沛公起如厕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D.不如人意突如其来
【答案】A
【解析】
9.下列加点的词语与所给例句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秦伯说,与郑人盟
A.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B.之耽兮,犹可说也
C.范增说项羽曰
D.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高兴例句高兴A 述说B 解脱C 劝说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B.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C.失其所与,不知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D.夫人之相与吾与点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结交、亲附A 和\替B 给\结交D 交往\赞同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B.驰椒丘且焉止息割鸡焉用牛刀
C.犹且从师而问焉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答案】D
【解析】
1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力足以至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且焉置土石?
D.朝济而夕设版焉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语气词,表停顿B 代词,这\兼词,从哪里C 句尾语气词\兼词,往哪里D 兼词,于此\形容词词缀,——的样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更若役,复若赋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C.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答案】B
【解析】
14.翻译文中的句子
(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答案】略
【解析】
试题分析: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实战演练。
(2015-2016学年湖南常德一中高一上期中)课内文言语段阅读,完成后面题目。(15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力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其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