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50字。
  湖南省湘潭市2008-2009学年高三地理第四次模拟考试卷
  题号 一 二26-27 二28-29 总分
  得分    
  评卷(合分)人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2008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之后,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回答1~2题。
  1.对实行“碳中性国家”不利的条件或现象是
  A.冰岛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B.新西兰农业高度机械化
  C.挪威有95%的电力来自水力发电
  D.哥斯达黎加森林覆盖率高,是世界上人均种植树木最多的国家
  2.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
  A.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B.全球平均气温与现在相比大大降低
  C.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D.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更干旱
  读我国九大钢铁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
  3.分别以原料、动力、市场为主要区位因素的钢铁基地是
  A.鞍本、攀枝花、京津唐
  B.马鞍山、包头、京津唐
  C.武汉、攀枝花、重庆
  D.鞍本、太原、上海
  4.下列钢铁基地与其所属东、中、西部经济地带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A.东部——京津唐、上海;中部——马鞍山、
  武汉;西部——包头、太原
  B.东部——上海、马鞍山;中部——太原、武汉;西部——包头、攀枝花
  C.东部——鞍本、京津唐;中部——包头、马鞍山;西部——攀枝花、重庆
  D.东部——鞍本、上海;中部——武汉、重庆;西部——太原、攀枝花
  下图是20世纪下半叶东亚某类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地区)的变化,回答5~7题。
  5.这类产业
  A.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高
  B.包括家具、玩具、电子装配、航天等工业
  C.工资与设备折旧成本比重较低
  D.产品出口易受绿色壁垒、反倾销手段限制
  6.右图为三地目前产业投入比重图,三地产业都是在上述产业转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受其影响的时间顺序是
  A.③地→②地→①地B.①地→②地→③地
  C.③地→①地→②地D.②地→①地→③地
  7.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四种典型模式中,与上述产业转移关系最密切的是
  A.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B.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C.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欢迎关注育星网公众号“ht88yxw”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