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寒假作业(打包10套)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寒假作业一打牢5大地理基础__地球20180112129.doc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寒假作业八系统5大常考主体__城市区域20180112120.doc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寒假作业二打牢5大地理基础__大气20180112121.doc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寒假作业九系统5大常考主体__区际联系20180112122.doc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寒假作业六系统5大常考主体__农业活动20180112123.doc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寒假作业七系统5大常考主体__工业活动20180112124.doc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寒假作业三打牢5大地理基础__水文20180112125.doc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寒假作业十系统5大常考主体__区域整治20180112126.doc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寒假作业四打牢5大地理基础__地形20180112127.doc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寒假作业五打牢5大地理基础__人口20180112128.doc
寒假作业(八) 系统5大常考主体——城市区域
[串忆基础知识]
[知识网络串记] [主干知识思考]
1.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①距市中心远近;②交通便捷程度;③环境质量优劣等。
2.三大功能区的布局特点是什么?
提示:①住宅区:占地面积大,低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内城,中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城市的外围。②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③工业区:分布在城市外围,多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3.填表完成城市化每个阶段存在的问题。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中期阶段 城市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城市化问题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双基能力测评]
一、选择题
如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读图完成1~2题。
1.2007年至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加25亿,世界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31亿。此两者之间的差额代表( )
A.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B.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
C.旧城区的改造 D.逆城市化的进行
2.据图可知( )
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
B.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
C.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D.未来人口增长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
解析:1.B 2.D 第1题,2007年至2050年世界城市人口增加比世界人口增加多6亿,主要是城市化导致的。选B。第2题,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以欠发达区域(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为主;1950~2050年较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缓慢上升;2020年欠发达区域城市人口预计将超过其农村人口。选D。
如图示意某城市地铁建成前后,轨道交通对市区与郊区房价的影响情况。读图完成3~4题。
寒假作业(二) 打牢5大地理基础——大气
[串忆基础知识]
[经典图示串记] [主干知识思考]
大气的受热过程 1.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阴雨天气白天削弱太阳辐射,夜间增大了大气逆辐射。
2.运用大气受热原理分析全球变暖的原因。
提示: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气压带、风带 1.该图显示的是北半球几月份的气压中心分布图?
提示:1月份。
2.形成海陆高低压中心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北半球大陆出现冷高压中心,将大陆上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
3.此时澳大利亚西北部吹什么风,为什么?
提示:西北风。东北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西北风。
天气系统 1.冷、暖锋过境时气温气压有何变化。
提示:冷锋: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暖锋: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2.我国出现的冷锋天气有哪些?
提示:冬半年出现的寒潮、霜冻、暴风雪等;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春季的沙尘暴天气等。
气候 1.气候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提示: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地势、洋流。
2.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规律是什么?成因是什么?
提示: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3.举例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提示: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高原东南沿海的热带雨林气候;东非高原赤道附近的热带草原气候;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
[双基能力测评]
一、选择题
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30°N某大陆与某大洋不同海拔上1月、7月的气温。读图完成1~2题。
1.大陆1月、大陆7月,大洋1月、大洋7月对应的曲线分别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②③①④
2.对图中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
A.随着海拔的增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变大
B.7月份,在海拔3 000 m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
C.7月温差大于1月的,因为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D.1月大陆作为冷源、海洋作为热源在不同海拔上总是存在的
解析:1.A 2.D 第1题,由图中数据知,同一海拔7月气温比1月高,①②对应1月,③④对应7月。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知,夏季大陆比同纬度海洋气温高,冬季大陆比同纬度海洋气温低,得出①对应大陆1月,②对应大洋1月,③对应大洋7月,④对应大陆7月。第2题,由图中数据知,随着海拔的增加,海陆温差有大有小,趋势表现不明显;从上题知,③④对应7月,在海拔1 500 m上海陆温差最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7月温差大于1月的,但冬夏季风的强弱与气压差有关,与温差无关;由图知,在不同海拔上,1月大陆比海洋气温低,7月大陆比海洋气温高,所以1月大陆作为冷源、海洋作为热源在不同海拔上总是存在的。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岳阳位于洞庭湖的东侧,如图为岳阳逐时湖陆风风速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3~4题。
寒假作业(九) 系统5大常考主体——区际联系
[串忆基础知识]
[知识网络串记] [主干知识思考]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有哪些?
提示:(1)调入区:①缓解资源、能源不足等问题;②促进调入区经济发展;③保障调入区社会稳定与繁荣;④促进调入区生态环境建设。
(2)调出区:①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②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等。
2.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建厂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①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②广阔的消费市场;③廉价的土地价格等。
3.产业转移对转入地和转出地有何影响?
提示:(1)对转入地区:①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②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产业;③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④大量吸收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2)对转出地区:①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有利于产业升级;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③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状况得到改善;④就业机会向外转移,导致失业人口增加。
[双基能力测评]
一、选择题
如图为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福建段线路所经地区( )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
C.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D.多河流但不适合发展航运
2.关于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B.铺设管道需要克服的最主要困难是台风
C.有利于江西省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
解析:1.D 2.C 第1题,福建段线路所经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农作物主要是水稻;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众多,但由于地形条件复杂,不适合发展航运。第2题,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主要经过地区能源消费量大,故影响线路走向的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而非自然因素(地形);铺设管道需要克服的最主要困难是地形条件复杂;天然气是清洁能源,西气东输工程在江西省设有多个分输站,有利于江西省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能缓解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网公众号“ht88yxw”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