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860字。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理想的价值诉求,在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们尤其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协同协作、协和万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坚实基础。中国本身就是一种文明的存在,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就是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积淀、逐渐生成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就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协和万邦”观念。《尚书•尧典》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协和万邦。”协和,意味着协同与公平公正,各邦友好往来。亲九族、和万邦,不仅要把家族、宗族治理好,使各邦团结起来。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交往和融合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
尊王攘夷、崇尚一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紧密团结,是因为有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向心力来自共同遵循的“道”,就是尊王攘夷;凝聚力来自内心的“统”,就是崇尚一统。从孔子作《春秋》开始,“大一统”的观念就日渐深入人心。“大一统”的表述最早见于《公羊传•隐公元年》,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其中的“大”是重视、尊重。“大一统”就是“尊王”,就是尊王道、抑霸道,而是指国家政治、经济制度与思想文化上的集中。尊王攘夷,崇尚一统,也是民族共同体所必需的思想前提。
家国同构、大顺大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想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哲学可视为“回家”的哲学。中国有“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之类的观念,以家为本位,主张由孝悌出发培养爱和敬。儒学注重家风建设,视之为“为人之本”。孔子极重亲亲之爱、尊长之敬,说“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儒学关注天下国家,又把爱与敬看成“政之本”。儒家把家庭伦理与社会政治伦理打通,把父母对于子女的情感社会化,这就产生了家国一体观念。《大学》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好家风的底色是道德,受社会认可的家风一定基于正确的价值追求和高尚的行为方式,说到底就是小我与大我的关系。一个人心中有爱有敬,懂得爱敬;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强大的精神纽带
(摘编自杨朝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材料二: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需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需要在继往开来的时序向度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生命体系。
在近代抗击民族侵略和谋求民族独立解放的过程中,一方面,西方在殖民侵略中表现出的现代性优势使中国人陷入文化自卑,从而兴起了全
(1)下列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各族相同的思想认知、相通的价值观念下形成,体现中华民族理想的价值诉求。
B.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尚书》《春秋》等著作中已经有了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和观念。
C.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是不断积淀并逐渐生成的,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生命体系应关注时序向度。
D.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需要打通传统与现代,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多方融合人类文明成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提出的“大一统”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它类似于今天的“大统一”,就是要实现疆域的完整。
B.儒家的“修齐治平”理论宣扬了一种家国一体的观念,以家为本位,推家及国
C.晚清民国以来国人面对列强的入侵,向往现代,否定传统
D.由于中华民族找到了连接传统到现代的文化通路和价值取向,因而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没有蕴含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是
A.夫和戎狄,国之福也。
B.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C.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D.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习近平总书记说:“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运用材料一中的观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诗文名句及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材料内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诗文名句,正确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行文脉络的梳理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理清文章的层次关系,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梳理。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及题干中的语句,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6分)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旷野里
柳青
人们自豪地叫作“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摇篮,但是在整个悠久的历史上,而且到两年以前得解放为止,简直是充满了征战、掠夺、压迫、剥削、痛苦和饥饿……各种矛盾的现象好像是跟随着空气普遍到每一个村庄,不禁为这个全国著名的小麦和棉花的出产地那么富足又那么贫困、那么凶狠又那么可怜而大吃一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