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1290字。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语文      2024.1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卡夫卡的文学可以称为“弱”的文学。他的作品的主人公几乎无一例外是弱者,逆来顺受,对于异化的现实毫无反抗能力。而另外的一些作品可以称为“强”的文学,描写强者,他们反抗着,尽管他们的反抗包含着绝望。这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是美国的欧内斯特•海明威。他是现代荒原上的一名绝望而坚强的角斗士。
  世界上还没有第二个作家用角斗、拳击、打球的习惯用语来谈论写作:“我开始写作时并没有大叫大嚷,可是我超过了屠格涅夫先生。接着我严格训练自己,又超过了莫泊桑先生。我和司汤达先生打了两回平局,我自己觉得在第二回里还是我占了上风。可是谁也没法拖我到拳击场上去和托尔斯泰先生比个高低,除非是我疯了,或是我的水平还在不断提高。”海明威喜爱看拳击、看角斗、打猎、钓鱼、喝酒,而他主要的拳击对象是语言。
  然而海明威不仅是写字台旁的角斗士,他也是20世纪欧洲舞台上的一个出色的人生角斗士。面对世界的荒诞与邪恶,他不像卡夫卡那样一味做出顺应性反应,也不似萨特早期作品那样厌恶生活。他发现世界是由暴力与邪恶统治着,但却勇敢地生活。绅士淑女们很难喜爱海明威的作品,这不仅因为他的文体——几乎斩伐了所有美丽动人的形容词,使语言简明得像不长树叶的枯枝,而且因为他描绘的世界过于冷酷,使神经不够坚强的人难以卒读。好莱坞在制作根据海明威作品改编的影片时,总要加入大量的柔情蜜意,就像中国观众看到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哈里的爱情几乎成了主题,而小说中却只有十几个字;小说中象征死亡的豹尸、秃鹫、鬣狗都没有去着意表现;在小说结尾处已经停止呼吸的哈里,在电影里却睁着一双炯炯放光的眼睛坐了起来。电影界公认,海明威的小说形式最接近电影,然而根据海明威作品改编的电影却离海明威甚远。从电影上了解海明威是容易受骗的。在西方,海明威电影比海明威小说的欣赏者要多几倍,这是因为人们希望欺骗自己。
  我们讲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时,说他笔下的拉斯蒂涅埋葬了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其实,作者是在呼唤人们的眼泪,呼唤被埋葬的温情。而从反法西斯战争的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海明威确乎埋葬了他的眼泪。他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世界不是为弱者准备的。在海明威看来,真正的英雄不是那些胜利在望时的勇敢者,而是明知前面是失败而依然挺起胸膛无畏地走向死亡的人,即西西弗斯式的英雄。这一思想到海明威晚年愈发获得辉煌的表现。
  《老人与海》带有浓重的宿命色彩。茫茫莫辨的大海涌动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它把老渔夫诱入远离陆地的海洋深处,让他捕到大鱼又失去大鱼,让大鱼在同老人搏斗时又让鲨鱼吃掉,让鲨鱼在吃掉大鱼的同时又被老人所杀死,这一切都是在冥冥之中注定了的。然而震撼心灵的力量却在于老人在强大的宿命力量的压力下所表现出来的风度。老人与大鱼的搏斗,展示了这样的思想:不在于谁弄死谁,而在于搏斗本身是庄严而美丽的。这种明知命运必然如此而又不甘如此的反抗精神,使我们想起了推石上山的“天神的无产者”(加缪语)——西西弗斯。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所阐释的西西弗斯形象,包含着现代主义者对于未来的深刻的悲观心理,同时又洋溢着人类永不休歇的战斗精神。
  (摘编自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
  材料二:
  到了20世纪,尼采的“上帝死了”引发了西方世界的信仰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毁坏了人类的精神家园,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把人类带到了地狱的边缘。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海明威开始反思人类自身的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作者评价海明威为“角斗士”,不仅指他的写作追求,也以此来形容他的人生态度。
  B.海明威的小说形式非常接近于电影风格,但根据海明威作品改编的好莱坞电影却迎合观众而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原作。
  C.绅士淑女们不喜欢海明威作品的主要原因是他的作品对于世界的描绘过于冷酷,缺少温情。
  D.材料二作者认为圣地亚哥出海时只带着原始的捕鱼工具,是海明威有意识地使老人以“自然人”的面目呈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则材料都强调了时代对于海明威的影响,尤其是战争对于其思想的冲击。
  B.材料一引入卡夫卡、巴尔扎克、加缪等作家是为了在比较中突出海明威的个性。
  C.材料二举“海豚嬉戏的回忆”“角力诗意的画面”两例,有力佐证作品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
  D.从老人反省“是不是自己出海太远了”,到“反思人类的行为”的结论,作者留有余地,表明只是一种推断。
  3.结合语境和你的阅读经验,下列选项契合材料二中横线空白处的一项是(3分)
  A.老人圣地亚哥象征着人类,马林鱼代表着其它物种,而大海则是养育人类和其它物种的母亲。
  B.大海是人生竞技场的象征,圣地亚哥象征着不屈不挠、顽强乐观的人类精神,大马林鱼象征着人类的欲望。
  C.老人是人类的化身,是正义的使者。海是人类征服的一切,鲨鱼正是宇宙间一切破坏性力量的化身。
  D.老人驾船出海捕鱼斗鲨象征着人生之旅,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老人与鱼的斗争,实质是人类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与挑战。
  4.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海明威作品的语言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4分)
  5.两则材料关于海明威和《老人与海》的评论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抓住关键词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守翻口①
  孙犁
  那天我们正吃早饭,听见外面一声乱,中队长就跑进来说,敌人到了村外。三槐把饭碗一抛,就抓起我的小包裹,他说:“还能跑出去吗?”这时村长跑进来说:“来不及了,快下洞!”
  我先下,三槐殿后,当我爬进横洞,已经听见抛土填洞的声音,知道情形是很紧的了。
  爬到洞的腹地的时候,已经有三个妇女和两个孩子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