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补充教学:熟语
福鼎五中  小雄
  2004年语文《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今年高考将考查熟语,那么什么是熟语呢?
一. 定义及特点:
熟语是语言中常用而定型的词组或固定语句的总和,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语言现象。
  在语言里,一般词组和语句是临时自由组合的,而各种熟语则是经久沿用有了定型的,即熟语有着结构的凝固性,这可看作是熟语的一个特点。
  熟语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丰富的内容,概括了人们的认识成果,充实了词汇的宝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二. 熟语与俗语的区别:
1.熟语。按照《辞海》的解释,熟语是指“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现代汉语词典》则说熟语是“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如‘慢条斯理、无精打采、一来二去、乱七八糟、八九不离十’等”。
由此可见,熟语是长期以来为人们所熟知和惯用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是一种形式简练、意义精辟、内容丰富而材料特殊的语言。
2.俗语。《辞海》说俗语是“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指谚语、俚语及口头上常用的成语等”。《现代汉语词典》则说俗语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如‘天下无难一中,只怕有心人’。也叫俗语”。
熟语里,凡定意定型、四言格式的固定词组是“成语”;其他的定型词组或短语皆为“俗语”,有三言的、五言的、六言的、七言的,还包括四言的倍数,可见二者是种属关系。其实,这两大类是相通的。比如,某项工作,若让一个门外汉干,可以说“一窍不通”,也可以说“擀面杖吹火”,前为四言成语,后为五言俗语。又如“黄连树下弹琵琶”是俗语,“苦中作乐”是成语;“铁公鸡”是俗语,“一毛不拔”是成语。
三. 种类:
从定义来看,熟语包括两种不同的结构成分:“词组”指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语句”指谚语和格言。下面逐一作个简单的介绍与说明。
  成语的特点和作用为我们所熟知,略去不说。
1. 惯用语是一种比喻定型化的具有抽象整体意义的词组。结构简括,形象生动,含义准确,出现频率高,用处广。例如“背黑锅、碰钉子、回老家、磨洋工、耍花招”等。惯用语上熟语中比较特殊的成分,特点鲜明。首先,它在用法上是整体的,意义上是单一的,已从字面意义转化为较深刻的抽象意义,不能望文生义。如“踢皮球”本指以脚踢球的运动方式,后喻指不负责任地互相推来推去。其次,它在形式上大都是“三字格”,结构上多为动宾结构,如“扣帽子、开倒车、开夜车”,或者偏正结构,如“替罪羊、拦路虎、糊涂虫、马后炮”。简明生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