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40字。

  6 芣苢 插秧歌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芣苢(fú yǐ)   拾掇(duo)   兜鍪(móu)
  B.捋起袖子(lǚ) 袺(jié) 渠(qú)
  C.襭(xié) 歇半霎(shà) 莳未匝(shì)
  D.肩胛(jiǎ) 仓廪(lǐn) 蓑衣(suō)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言采之     之:代词,代“芣苢”。
  B.薄言有之 有:动词,取得,获得。
  C.雨从头上湿到胛 胛:名词,肩胛。
  D.采采芣苢 采采:动词,采摘。
  3.下列对《芣苢》一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全诗的总起。“采呀采呀采起来”的歌声,亦可称之为劳作的前奏曲。
  B.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从一棵一棵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谓辛劳,反映出当时的劳动妇女身负沉重的压迫与剥削的枷锁。
  C.由“薄言袺之”到“薄言襭之”,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此间有收获的满足,有对自身力量的欣赏,亦有与自然相融的愉悦。
  D.《芣苢》一诗,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芣苢》一诗通过动词的变换,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其中,由“        ”到“        ”,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
  (2)杨万里《插秧歌》中“        ,        ”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雨中抢插的情形,写出了农事的紧张与农家的艰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诗经》中提到的在六月振翅发声的莎鸡并不是鸟儿,而是一种昆虫。其实, ① ,例如络纬、络丝娘等,其实大家最熟悉的俗称还是纺织娘。莎鸡为什么被称为纺织娘呢?因为它的鸣声很有特色,每次开叫, ② ,声如“轧织、轧织、轧织……”至二十声后,它的叫声便开始响亮起来,为“织、织、织、织……”,最后发出“咯啦啦、咯啦啦、咯啦啦……”的主旋律。如果两三只纺织娘同时鸣叫,声音此起彼伏,就像一支小乐队在演奏一样。而在很多纺织娘齐声高唱时,就像千百架纺车同时发出转动声,如一曲交响乐。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