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30字。

  《孔雀东南飞》教案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识记《孔雀东南飞》相关常识,积累相关文言字词,关注文中的特殊语言现象--偏义复词,背诵默写诗歌。
  2、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本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了解主人公形象,提炼诗歌主旨,感受焦刘二人对爱情的忠贞不屈和对封建家长的反抗精神。
  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人物形象,体会学习比兴象征手法的运用;鉴赏《孔雀东南飞》赋的手法的运用。
  4、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诗歌主旨,思考造成焦刘二人爱情悲剧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焦刘二人对爱情的忠贞不屈。
  难点:鉴赏诗歌赋的手法;探究焦刘二人爱情悲剧的原因。
  【教学方法】
  导学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以前我们学习过汉代写花木兰从军的《木兰辞》。那首诗歌是一首长篇的叙事诗,今天我们来见识一首更长的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名字叫《孔雀东南飞》。
  任务一:
  识记相关文学常识。
  一、文学常识
  乐府诗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和“楚辞”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汉乐府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的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人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与《诗经》和“楚辞”可鼎足而立。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全诗357句,1785字,沈归愚称其为“古今第一首长诗”,明代王世贞称其为“长诗之圣”,是我国现存的古代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是汉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任务二:
  诵读诗文。(要求:流利)
  自缢(yì) 箜篌() 公姥(mǔ) 槌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