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430字。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2024.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2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4.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自然风景需要人来欣赏,精神风景需要人来创造,人文风景需要人来展示。人是一道永恒的风景!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根据课文默写。(8分)
  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大地的文章。看,王绩眼中,秋景静谧:“树树皆秋色,(1)_______________”(《野望》);王维眼中,边塞壮美:(2)“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郦道元眼中,秋景萧瑟:“每至晴初霜旦,(3)_______________”(《三峡》);李白眼中,景随船移,山水壮阔:(4)“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白居易眼中,西子湖畔,春花初放,芳草才生:(6)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赏山水,观万物;古人不仅能发现景物之美,还能展现自我。刘桢用(8)“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写出坚贞自守的品格(《赠从弟(其二)》)。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8分)
  语文学习中处处是风景!我读鲁迅的高洁,面对黑暗中来自四面八方的劫难,他从不屈服,他是“彷徨”在黑暗中忍不住要“呐喊”的勇士;我读鲁迅的(),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对不公之事,他深恶①_______痛疾;我读鲁迅的奉献,他少年时为()人民于危难之中,三改志愿,一生笔耕不chuò②_______。为了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他dān③_______精竭虑,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临终前依然不改“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他不仅有作为革命家的明智,更有作为文学家的长远眼光。
  读金庸的小说,或可斜倚床头,信手一翻,沉浸于那抹绮丽的风景;读冰心的文集,则须备上香茗,月下品读,走近一角清新的小景;然而读鲁迅,则要(),宁心静气地细细咀嚼。我愿这样且走且停,欣赏鲁迅笔下最真实的风景,直到他的所有被我读懂为止。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为加点字写上相应的拼音。(3分)
  ①深恶_______痛疾②笔耕不chuò_______③dān_______精竭虑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坚强解救诚惶诚恐B.坚强拯救诚惶诚恐
  C.坚韧拯救正襟危坐D.坚韧解救正襟危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为他有作为文学家的明智,所以有作为革命家的长远眼光。
  B.因为他有作为革命家的长远眼光,所以有作为文学家的明智。
  C.他不仅有作为革命家的长远眼光,更有作为文学家的明智。
  D.他不仅有作为文学家的明智,更有作为革命家的长远眼光。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闻特写是以形象化的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B.《列夫•托尔斯泰》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甚至“粗劣”的长相,极尽铺陈步步蓄势,后半部分透过他的眼睛,展示他“天才灵魂”的深邃、伟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