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060字。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春,就是声音liáo①亮,精神抖擞,阳光正好。我们应该紧紧抓住闪光的年华,攫取知识,贮蓄能量。一生之中再没有比这更美好的时光了,不必忍耐,只要烂漫,沐浴在阳光之下。少年,②不耀眼,③有永不熄灭的微光。
1.文中划横线的字的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jié 嘹
B.jué 潦
C.jué 嘹
D.jié 潦
2.填入文中横线②③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只有 才
B.即使 也要
C.无论 都
D.不但 而且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将“不要”删除)
B.“低头族”是指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在“看手机”后面加上“的一群人”)
C.《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删去“为”)
D.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将“否”字去掉)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带有“鬼脸”的黄花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被视为佳品中的珍品,价值连城,受到世人的追捧。
②尽管如此,也阻挡不了黄花梨的成长,只不过,为了弥补伤害,受伤处的纹理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图形,十分迷人。
③黄花梨是极其名贵的木材,是制作高档家具的上好材料。
④因为黄花梨生长于沿海地区,常遭台风袭击,在风雨飘摇中不是被扭曲,就是被折弯,甚至被折断。
⑤其实,所谓“鬼脸”就是黄花梨受到伤害之后留下的疤。
A.⑤③①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⑤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⑤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城南旧事》,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圣”之称。
C.《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是由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彷徨》。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栏①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②。
【注】①东栏:指诗人当时居住的庭院门口的栏杆。②清明:清澈明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北宋熙宁十年,当时苏轼已经四十一岁,经历了众多的家庭变故,母亲、妻子、父亲相继辞世。在政治上,因为王安石变法而引起的新旧党争,苏轼离开京城,带着淡淡的忧愁,在地方为官。熙宁九年冬天,苏轼离开密州,接任苏东坡密州知府职位的是孔宗翰。第二年春天,苏轼到徐州赴任,写了五首绝句给孔宗翰。这是其中的一首。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句用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烘托出春意之浓,春愁之深,同时柳絮点出梨花盛开的季节,衬托出梨花盛开的欢喜心情。
B.第三句写诗人惆怅地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洁白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成了“一株雪”。
C.本诗的诗眼是“惆怅”一词。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惆怅”一词中包含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
D.最后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人生能有几次清明,这是补足前句“惆怅”的内容,更增添悲凉的气氛。
7.本诗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梨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