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23张,教学案例约2580字。
VR畅游苏州园林 AI设计未来庭院
《苏州园林》数字化教学案例分析
金鑫 宁波市海曙区李兴贵鄞江实验学校
案例背景:
《苏州园林》是一篇说明文,叶圣陶先生年轻时居住在苏州城,遍游各处苏州园林,总结出苏州园林的造景规律,这是一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课堂上的八年级学生位于一所郊区普通学校,学习过一些说明文的基础知识,对复杂的说明文的核心要素掌握得不牢靠,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游览过苏州园林,个别学生即便有过走马观花的游览,也无法体会叶老在课文中提出的苏州园林之妙处: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案例主题:
近日,教育部下发通知: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AI)教育。人工教育(AI)可以是一门课程,也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融合数字化,打通传统课堂的一些难以逾越的节点。语文课堂以文字为经,文学为骨,大千世界重新于方寸之间,然而这篇理论性较强、层次较高的文章,光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常规讲授,即使辅以PPT课件综合呈现,也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字化技术,借助近年来蓬勃发展的VR技术,AI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让学生能结合VR实景寻找画面,利用AI设计心目中的苏州园林效果图,让学生能参与其中,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课文的魅力,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是本次教学探究的主题。
案例过程:
片段一
师: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生: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包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师:四个方面的特征贯穿全文,同学们觉得苏州园林真的这么美吗?
生:纸上得来终觉浅,还得亲眼看一看才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