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020字。

  《寓言四则》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的特点与《伊索寓言》。
  2.掌握重要文言词语。
  3.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关键语句,理解寓言寓意。
  难点:从不同角度理解寓意。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故事,看看它们讲了什么故事,又蕴涵怎样的哲理。
  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相关知识【课件】
  1.学生阅读课文导言,解语言的概念和特点。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特点,寓言都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2.了解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寓言,并观看【课文朗读】。
  【课件】展示问题
  思考:恰如寓言诗人拉•封丹对寓言的形象概括,读寓言,要从“身体”读出“灵魂”,也即从所述故事读出道理。那么这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
  明确:第1段讲述故事,第2段点明寓意。
  2.研习寓言的故事部分,感知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
  学生集体诵读,思考:
  (1)梳理、归结故事的情节脉络。用简练的话语填充:
  全篇故事分两层,其起因和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和结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寓言中赫耳墨斯的形象生动、鲜活。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对话描写为主,试比较赫耳墨斯与雕像者三问三答中句式、语气的起伏变化。
  (3)对雕像者的形象惜墨如金,轻轻一句“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答语,却见其情节波澜,其表达效果试作分析。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
  (1)赫耳墨斯到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