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31张,教案约12040字。诗歌阅读专题,将高考考点概括为十大考点,结合普高必修1,从问题形式,答题形式,知识积累、牛刀小试等进行教学,针对性很强,教案、学案、课件配套,非常实用

  诗歌鉴赏十大考点与应考措施归纳
  (包括1、3单元诗歌教学)
  编者:姚存菊
  意象(景物)
  形象     形象(人物)
  诗眼
  诗        语言     炼字
  歌                 语言风格
  鉴                 表现手法
  赏        技巧     修辞手法
  篇章结构
  观点
  评价     理由
   意象
  考点一:诗歌意象题
  一、问题及答题
  1、找出诗歌的意象,分析作用
  答题形式:意象+手法+作用(举例略)
  2、诗歌描写怎样一幅画面?有何作用?(场景,景象)
  答题形式:意象+艺术手法+画面特征+画面名称+作用
  3某联写了什么景,有何作用?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某句在诗句中的作用?
  答题形式:哪些意象或景物+艺术手法及效果+景物描写作用+主旨作用
  举例说明:
  1、第一课《沁园春长沙》词人选择“山、林、江、百舸、鹰、鱼”等意象,运用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调动感官等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色彩壮丽的秋景图,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为下片抒发青年毛泽东,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的壮阔胸怀作铺垫。
  2、第八课《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诗句通过“枫叶”“狄花”等意象,运用白描,描写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秋夜图。渲染了离别的悲伤,奠定全诗抒情基调。
  3、《秋思》中的景物描写有何效果?
  诗句抓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等景物,运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一幅苍凉、萧索的日暮图,渲染悲凉孤寂的氛围,烘托诗人的羁旅之苦。
  二、课堂小练:
  (一)分析下列诗中意象、艺术手法及作用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答:诗人借助怒涌的白云、壮丽的白冰洋、和狂暴的太平洋的雄伟气势,运用想象、联想、象征等手法,抒发诗人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雄强之势。
  2、《红烛》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诗人赞美红烛烧烛成灰,来点亮世界的象征精神,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自己为正义献身的精神。
  3、《峨日朵雪峰之侧》诗中的“雪峰”象征人生路上的困难,面对困难,攀登者勇敢踏上征程,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执着与坚持,是对自己自我挑战的决心,“蜘蛛”象征精神力量,在孤独困境中,要保持坚韧和乐观。“太阳”象征了人心中的理想,正是这理想激励着攀登者继续前行。
  4、《致云雀》诗中“云雀”象征了欢乐、光明、美丽,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等手法从各个角度对云雀进行赞美。
  (二)、归纳诗歌的画面感及作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