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440字。
专题学习活动 少年正是读书时 同步练习
一、综合读写(本大题共10小题)
1.某中学七年级(1)班开展“读书与交流”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为了解同学课外阅读情况,班级对5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七年级(1)班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阅读兴趣情况 读书笔记情况
是否有兴趣 百分比 是否做读书笔记 百分比
很感兴趣 8.2% 每读必做 1.2%
有点兴趣 22.6% 有时做 32.3%
不感兴趣 69.2% 从不做 66.5%
从上表可以看出,班上同学在课外阅读方面普遍存在问题,一是 ;二是 。
2.语文老师准备把同学们阅读《水浒传》写的读书笔记汇编成专刊《我读<水浒传>》,请你仿照栏目一,给专刊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
栏目一:故事大回放
栏目二:
栏目三:
3.在“学习名人读书方法”活动中,同学们收集了三位名人的读书方法,请选择你最欣赏的一种读书方法,简要说说理由。(80字左右)
①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鲁迅的“跳读法”:若碰到有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③培根的“选择式读书法”: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4.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
【话题背景】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调查数据】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
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
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
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
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根重要。
(摘自《中国青年报》)
【精选案例】
书法是戴敏的第一项特长。她回忆,小学放暑假,天天呆在家里练字,开始也觉得苦,“但练着练着就练出感觉了,十分享受这过程”。戴敏练书法源于父亲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后来就渐渐爱上了书法,而老师也通常会在写得好的字上画圈,“每次看到自己字上的圈多了就会感到很开心”。
对于依帆来说,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苦的任务,“老师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