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330字。

  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全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在社会学里我们称作“面对面的社群”。在面对面的社群里一起生活的人是不必通名报姓的。
  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因为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我们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
  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我还想在这里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愈趋于简单化。这在语言史上是看得很清楚的。
  可是从另一方面说,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即所谓的“行话”。“特殊语言”不过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用声音来作象征的那一部分。在亲密社群中可用来作象征体系的原料比较多。表情、动作,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如果同样的两个字用在另一表情的配合里,意义可以完全不同。“特殊语言”常是特别有效,因为它可以摆脱字句的固定意义。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文字下乡》,有删改)
  【材料二】
  所谓时间上的阻隔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
  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连串的“当前”,谁也不能剪断时间,像是一条水,没有刀割得断。但是在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土社会是一个“面对面的社群”,在这样的社群里,人与人直接接触,文字显得多余。
  B.“特殊语言”是亲密社群中用来传情达意的工具,除了声音外,还有表情、动作、文字。
  C.词是关联人的生活和时间的主要桥梁,但在一切文化中,词必不可少,文字却可以缺席。
  D.在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中,绳结、文字是我们为弥补记忆力不够所用的外在象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土社会不用文字并不意味着乡下人智商有问题,用语言比用文字更利于消除误会。
  B.为更直接的会意,亲密社群中人与人的交流有时连语言都不是传达情意的理想选择。
  C.人会发生“时间”阻隔的问题,这与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积累消失相关。
  D.乡土社会中,人们过着定型的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历史、文字和语言都多余。   
  3.下列不能支持材料二“乡土社会中,记忆的经验相同”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B.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C.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D.心不可不用,地不可不种。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就“文字下乡”这一话题展开论述,虽角度不同,但观点一致。请简要概括。(4分)
  5.费孝通认为,文字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材料举例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徙  汪曾祺
  县立第五小学历年毕业了不少学生。他们多数已经是过六十的人了。他们之中不少人还记得母校的校歌,有人能够一字不差地唱出来。
  西挹神山爽气,
  东来邻寺疏钟……
  校歌的作者是高先生,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
  先生名鹏,字北溟,三十后,以字行。家世业儒。祖父、父亲都没有考取功名,靠当塾师、教蒙学,以维生计。三代都住在东街租来的一所百年老屋之中,临街有两扇白木的板门,真是所谓寒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