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8410字。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试卷满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来文章都提倡简练,而以        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        ,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胜简。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        。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刘勰说得好: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 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把“无可削”“不得减”为标准,就还需要提炼。但是,这提炼的功夫,却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
  (选自周先慎《简笔与繁笔》,有删改)
  1.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繁冗拖沓      言简意赅      在所不惜
  B.繁文缛节      言简意赅      在所不辞
  C.繁冗拖沓      言近旨远      在所不辞
  D.繁文缛节      言近旨远      在所不惜
  2.文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还需要提炼。
  B.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
  C.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为标准,就都需要提炼。
  D.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 “不得减”为标准,就还需要提炼。
  3.下面依序填入方框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     ;                B. ?    :    ;
  C. ?      。     ,                D. ,   。    ,
  高一语文第 1 页 共 8 页
  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是著名的诗人、爱国主义革命志士,他在《红烛》一诗中写的“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既是对红烛精神的提炼,也是他对自己的勉励:不惜牺牲,无私奉献。
  B.《芣苢》是《诗经•周南》中的一篇,全诗只有六个动作不断变化,其余的诗句重章复沓,节奏明快,意境优美,是一首有着浓厚生活气息的劳动之歌。
  C.《百合花》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名革命军人的牺牲,《哦,香雪》写的是改革开放初山村少女对现代生活的向往。虽时代不同,却都表现了感人的青春情怀。
  D.郭沫若诗集《女神》是中国新诗的代表性作品,它表达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精神。其中《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赞美了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强大力量。
  二、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材料一:
  回看中国当代文学史,《青春之歌》《红岩》《平凡的世界》等一批经典作品之所以能掀起传播热潮,与文艺评论密切相关。伴随这些作品的问世,主流报刊不仅组织编发评论家、学者的专业论述,还精心选登不少普通读者的热情来信,通过不同角度的评论、研讨,阐发作品特色,帮助读者理解,提炼创作经验,甚至带动文艺潮流,引领审美风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