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770字。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6分)按要求填空。
  (1)子曰:“               ,               。”这句话是成语“朝闻夕死”的出处。(《论语十二章•里仁》)
  (2)老子揭示“有”和“无”对待关系的两句是“             ,             ”。(《老子•第十一章》)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写出自然恒久和个体生命短暂的两句是“             ,           ”。(《春江花月夜》)
  2.(2分)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个人阅读积累和作文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们获得属于个人的发现。
  ①对善于积累的人而言
  ②能不断给人们新的启示
  ③很多经典作品常读常新
  ④是取之不尽的作文源泉
  ⑤书籍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
  A.⑤①④③②   B.⑤①③④② C.①⑤②④③   D.③④①②⑤
  3.(2分)引入虚拟论敌,针对论点“做事要把握好度”,以下相关反例恰当的一项是(  )
  A.马拉松比赛中有一个35公里附近的“极限关口”,选手只要熬过了接近体能极限的艰苦时段,最后一程便会一马平川。
  B.丰田汽车在经过多年快速增长后,最终迎来大挑战,超过千万部有设计缺陷的汽车被召回。
  C.足球比赛结束前10分钟容易出现进球,领先球队必须在最后时刻仍保持专注、严密防守,坚持到终场哨音结束。
  D.我国计算机事业创始人金怡濂院士在印制电路板这项“极限”工艺中,用卡尺量尺寸,加班到深夜两三点,为的是追求“零缺陷”。
  二、阅读(50分)(一)
  4.(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当知识变得唾手可得之后
  陈平原     
  ①每天睁开眼睛,打开电视、上网或者上街,都会被塞入一大堆广告。我知道阅读形势在变化。今天的人们不一定捧着一本书在读,也可以读电子书,但书和网上的报道、新闻、娱乐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它更加需要一种投入,和前人、古人、外人、不熟悉的人对话。
  书籍的载体、阅读形式的变化导致了思维的变化     
  ②第一个是发散型的思维。思维已经很难集中在一点了。古人读经,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