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940字。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2分)下面选段是小语同学的语文学习心得,对选段中的字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ㅤㅤ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内容包罗万象。赏四时之景,我们感悟着自然万物贮蓄的深刻哲理。甲感挚爱亲情,在父母絮叨的话语、憔悴的神情中,我们懂得了父母的仁慈和对子女的慰勉;悟人生之道,从历代先哲身上,我们感悟前辈们道德修养的纯粹;游想象世界,徜徉在寓言、童话世界里,我们能超越自身局限,体验更广大的世界。
  A.“贮蓄”的“贮”读“zhù”,甲处的句号应该为分号。
  B.“絮叨”的“叨”读“tao”,“憔悴”的读音是“qiáo cuì”。
  C.“纯粹”的“粹”应写为“淬”,“徜徉”的书写无误。
  D.“我们能超越自身局限”中的“我们”是人称代词,“能”也是一个代词。
  【分析】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标点符号、词性的掌握情况。
  【解答】A.正确;
  B.有误,“絮叨”的“叨”读“dāo”;“憔悴”的读音是“qiáo  cuì;
  C.有误,“纯粹”的“粹”书写无误;“徜徉”的书写无误;
  D.有误,“我们”是人称代词;“能”是一个助动词。
  故选:A。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能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2分)下列语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ㅤㅤ2023年12月28号,我校初一年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了元旦联欢会。联欢会上,校领导致辞,铿锵话语催人奋进;老师发言,殷殷嘱托温暖人心;各班能手巧匠,多次排练,精益求精。唱歌最是常见,一些励志歌曲总能引发同学们的随声附和。舞蹈必不可少,跳舞的同学们穿上舞鞋,换上服装,一个个都神采奕奕。当然,还有精彩的相声,演员们用怪诞不经的言语,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A.精益求精 B.随声附和 C.神采奕奕 D.怪诞不经
  3.(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七年级上册的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天地非常广阔。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___。
  ①观赏世间美景
  ②享受温暖盛宴
  ③感受风云变幻
  ④品味人世百态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4.(2分)对下面句子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ㅤㅤ在长沙市岳麓山,深山红叶是初冬时节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多彩的时节,大自然中的各种元素相映成趣,构成了壮美的一幅锦绣江山图。
  A.长沙市岳麓山,深山红叶是初冬时节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B.长沙市岳麓山,深山红叶在初冬时节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C.在多彩的时节,大自然中的各种元素相映成趣,构成了壮美的一幅锦绣江山图。
  D.在多彩的时节,大自然中的各种元素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壮美的锦绣江山图。
  5.(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如:称别人写的文章用“拙作”,请别人修改自己的文章用“斧正”。
  B.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一些年龄有特殊的称谓,例如15岁被称为“志学之年”,30岁被称为“而立之年”。
  C.《诫子书》选自《葛亮集》,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
  D.《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