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500字。
吉林省白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3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您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请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千家诗》所录作品均为绝句和律诗。诗歌内容晦涩难懂,多为儿童视角,更多的弥( ① )漫着生活趣味和儿童情趣,拉近了诗歌与孩子之间的距离。童年的于漪老师读《千家诗》,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使她沉醉于春花秋月、绿树红梅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也给生活涂上了(xuàn) ② 丽的色彩。沉浸在《千家诗》中就是沉浸在美的享受中享受着五彩纷呈的世界,享受着浓郁的生活情趣。阅读《千家诗》不仅愉悦了童年于清老师的心情,而且提高了童年于漪老师的审美能力,更是激发了对自然、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1. 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
①弥漫( ) ②(xuàn)丽______
2. 结合文中语句,选出词性与“沉浸”相同的一项是( )
A. 绝句 B. 弥漫 C. 意境 D. 浓郁
3. 根据材料内容,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词替换“五彩纷呈”的一项是( )
A 色彩斑斓 B. 姹紫嫣红 C. 黑白分明 D. 模糊不清
4. 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用词不当,应将______修改为______。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弥漫:mí màn,充满或布满了烟雾、尘土、水汽等;
绚丽:xuàn lì,灿烂美丽。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性。
“沉浸”的词性是动词。
A.名词;
B.动词;
C.名词;
D 形容词;
故选B。
5. 古诗文默写。
古诗文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徜徉其间,我们能领略到“潮平两岸阔,(1)______”的开阔意境(王湾《次北固山下》);登城远望,我们能看到“回乐烽前沙似雪,(2)______”的苍茫大漠(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面对夜雨,李商隐写下“(3)________,_______”,表达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夜雨寄北》);仰望明月,李白写出“我寄愁心与明月,(4)_______”,希望月亮能够将自己的情思带给远方的友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面对别人的不了解甚至是误解时,孔子认为“(5)_______,不亦君子乎”才是正确的态度(《<论语>十二章》);杜甫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诗句“(6)____,_____”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报国之志。
二、阅读(44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甲)(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