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780字。
莱芜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试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
3.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6分)
为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某媒体策划编写《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一书。请结合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千百年来,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生生不息,广大炎黄子孙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①徒步于万里长城,董耀会先生在长城上留下人类第一行完整足迹,追问长城所承载的精神价值;凝视着一带一路,②王冰笛团队跨越山海,让无穷的远方和无尽的人们同呼吸共命运;走进民俗文化的殿堂。叶涛教授紧扣时代脉搏,另辟蹊径,致力于民俗文化(huàn)发新生;沉潜入海底,③孙健团队考古发掘的“南海一号”,让人们震撼于中国800多年前开启的大航海时代……今天,景德镇的窑火摇曳时代风姿,殷墟遗址上的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粗犷豪放的陕北民歌响彻云(xiāo)一气呵成,根植于齐鲁大地的中医药生机盎然枝繁叶茂。
④传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跨越时空的共鸣亦是对文明的礼赞。融通传统与现代,中华文明文脉悠悠,弦歌不辍,气象万千。
1. 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拼音处的汉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承载(zài) B. 焕发 C. 沉潜(qiān) D. 云霄
2. 文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另辟蹊径 B. 相得益彰 C. 一气呵成 D. 气象万千
3. 文段中画曲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 C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C.沉潜:chén qián,在水里潜伏;沉没等意思。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此处形容叶涛教授致力于民俗文化焕发新生,采用了新的方式,使用正确;
B.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 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句中形容景德镇的窑火与时代风姿、殷墟遗址上的文化与旅游相互配合,效果更好,使用正确;
C.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句中形容民歌响彻云霄的状态,用错对象;
D.气象万千:形容事物、景象多种多样,壮丽美观。句中形容中华文明融通传统与现代,呈现出丰富多样且壮丽的景象,使用正确;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C.③句主语不明,句子的主语应是“孙健团队对‘南海一号’的考古发掘”这一行为,而不是“‘南海一号’”,可改为“孙健团队对‘南海一号’的考古发掘,让人们震撼于中国800多年前开启的大航海时代”;
故选C。
班级开展以“传承家乡的非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4. 下面是班长设计的实践活动名称,请你仿照任务一的形式,再策划一个新的任务。
任务一:听??非遗传承故事:听家乡的非遗传承人讲故事,感受他们热爱非遗的情怀。
任务二:______
5. 莱芜陈楼糖瓜是山东省非遗项目之一。活动特邀陈楼糖瓜传承人陈先生参与,你作为小记者对其进行访谈。请根据下面的访谈,拟写采访问题。
记者:陈先生,您好!现在,糖瓜的制作技艺入选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①______
陈先生:糖瓜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丰富的技巧和经验。制作工艺可以概括为“炮制麦芽”“急火炒糖”“摇晃成型”“风干凝固”等流程。
记者:②______
陈先生:你说得很好。陈楼糖瓜不仅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还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传承非遗的使命感与自豪感已经成为当地百姓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答案】4. 任务二:写??非遗传承心得:写印象深刻的非遗传承人和事,表达自己传承与发展非遗的决心。
5. ①. 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糖瓜的制作技艺(制作过程、制作技巧等)吗? ②. 陈楼糖瓜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您能具体谈一谈吗?
【解析】
4题详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