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180字。

  2024-2025学年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每题3分,共12分)
  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申遗成功,让所有中国人振奋与自豪。寄托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人伦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人与人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的春节文化将更好走向世界,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从年前的腊八到正月十五,这几十天里,中国人进入了一个非常祥和的状态,营造的价值观对当代世界非常重要。春节和立春相近,春节符合自然伦理的价值与生态和谐的价值
  春节深厚的文化底蕴中,有我们对天地的(  )、对先人的追思,我们希望中国春节和春节文化能够增进更多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国家开展对话、交流、沟通,在理解、尊重中(  ),共同应对和平发展道路上的挑战。
  春节是中国人穿越千百年时光(  )的认同与期盼,春节文化的核心内涵与情感纽带延续至今,尤其是非遗传承人的传承创新。鲁中杨家埠木版年画尝试与汽车、手机、游戏品牌等合作,让年画走进更多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四川自贡灯会强化新科技的运用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敬仰 凝结 历久弥新
  B.敬畏 凝聚 历久弥新
  C.敬仰 凝聚 亘古不变
  D.敬畏 凝结 亘古不变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寄托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人伦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人与人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的春节文化将更好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B.寄托了中国人的人伦情感、家国情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人与人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的春节文化将更好走向世界,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C.寄托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人伦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的春节文化将更好走向世界,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D.寄托了中国人的人伦情感、家国情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的春节文化将更好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解答】(1)第一空“敬仰”敬重仰慕的意思,一般指人对某个人或某个物非常敬佩。“敬畏”既敬重又害怕,应用“敬畏”。
  第二空“凝结”常用于指血、汗、思想。“凝聚”:聚集。语境强调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应用“凝聚”。
  第三空,“历久弥新”意思是经历长久的时间后,反而更加鲜活,更显价值,没有变化,故应用“历久弥新”。
  故选:B。
  (2)原句三处错误:一是“家国情怀、人伦情感”的顺序、人与人和谐共生”搭配反了。
  故选:D。
  2.(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摒(bǐng)弃      霎时(shà)        编篡         谆谆告诫
  B.禁锢(gù)        泥淖(nào)        胡诌         无稽之谈
  C.啜(chuò)泣     既绌(chū)        腰竿儿      顺风转舵
  D.被(pī)发        罹(lí)难           诉讼         拳拳服鹰
  3.(3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其学说在当时社会上显赫一时,与儒家并成为“显学”。墨家讲“兼爱”,即主张无等级差别、不分亲疏的爱。
  B.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曾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他创作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