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18830字。

  协同发展共同体 第三子共同体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为什么地球出现危机后,中国人不是逃离地球,而是要带着地球一起跑?”面对外国人问出的问题,《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回答:“中国人特别有家国情怀,即便发生了灾难、战争,很多人也不愿离开家乡,死也要死在那儿。”这与费孝通《乡土中国》的主题不谋而合。在过去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人们极少迁移,因为所谓农耕,就是要靠土地吃饭。
  在现代说法中,“土气”是一个贬义词,但在费孝通看来,“土气”实际上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土气”,也就是接地气,它象征着人们与大地的亲密接触,充分熟悉;“土气”其实是辛劳、知足的代名词。也因此,大批的中国人逐渐变得守旧而崇古:老祖宗留下的都是财富,凡事照搬经验去做就行,因此在现在看来的“食古不化”,殊不知,是因为在以土为生的年代,“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变得稳定而缺乏流动,很多人一辈子就只在一个小范围内活动。周边人抬头不见低头见,遇事总是能热心帮一把,人们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固而与外部隔绝的乡邻关系,慢慢地也就有了“万事不求人”的生活状态。
  带着地球流浪,是一种回馈,也是一种责任:感谢你当年的养育,如果可以,我也不会扔下你独自逃亡。不靠土吃饭、早已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大概很难懂中国人的传统恋根情结。
  (摘编自《外国人看不懂<流浪地球>的背后,藏着深层的文化认同差异》)
  材料二:
  中国人讲的“家”是很有弹性的,小到一家三口,大到无限远。比如平常我们都喜欢说“我们是自家人”。什么叫“自家人”呢?你再扩大点,比如“国家”,在英文里面,“国家”是“State”,并没有一个“家”的意思在里面。其实,几乎各个地方的语言要表述“国家”的时候,他们的概念之中都不包括“家”,只有我们中国,或者受我们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比如日本,才会有“国家”这个说法。所以“家”你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它挺麻烦的。它牵涉的范围非常之广,因为它是一个有伸缩弹性的东西。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人讲这个“家”恰恰能够说明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他说“西方的社会像一捆柴”。我们把这一捆柴里面的每根柴,理解为不同的个体、个人。把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在不断地发展中积淀的共同情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一种精神与情结。
  B. 家国情怀是中国人的一种共同的情感,在《流浪地球》与《乡土中国》中其表现形式是完全一样的。
  C. 材料二详细地解读了中国人对于“家”的理解,并可以看作是对材料一中的家国情怀的必要补充。
  D. 材料三认为家国情怀是以家为本位的人类共同意识,是情与理的合一,全面地体现为厚重绵长的家国浓情。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相对固定,人们主要靠土地吃饭,而这种不流动使中国社会呈现出了土气。
  B. 中国传统社会中“公”“私”界限不太分明,是一种礼治,人们之间讲信用,是不需要任何契约的。
  C. 费孝通运用比喻形象通俗地说明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特性,差序格局下的“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缩的。
  D. 带着地球去流浪,是中国人传统恋根情绪的体现,这是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难以完全读懂的。
  3. 下列说法中,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 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菜根谭》
  B.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增广贤文》
  C.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旷怡亭口占》
  D.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知道泥土的可贵——《乡土中国》
  4. 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4分)
  5. 请结合《乡土中国》的内容和材料二,从“差序格局”和“礼治与法治”的关系的角度来评析下面的事例。(4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小陈举报父亲之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山地回忆 
  孙犁
  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我陪他去参观展览,他对于中纺的织纺,对于那些改良的新农具特别感兴趣。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
  为什么我偏偏想起买布来?因为他身上穿的还是那样一种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这种蓝的颜色,不知道该叫什么蓝,可是它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穷山恶水之间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使我记起很多人。这种颜色,我就叫它“阜平蓝”或是“山地蓝”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