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5050字。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名篇名句默写
  1.按要求填空。
  (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吾师道也,?(韩愈《师说》)
  (3)《荀子•劝学》中用“,”两个类比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自省才能达到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的境地。
  (4)清代学者钱大昕的书房取名“十驾斋”,这个斋名既有自谦的意味,也有自勉的意思,它取自《荀子•劝学》中的“,”。
  (5)人们常引用《赤壁赋》中的“,”来感慨人生短促,而自然永恒。
  (6)《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箫声悲凉幽怨的句子是:,。
  二、语言文字运用
  2.按要求选择
  (1)选出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   )
  A.老朋友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便只好笑纳了
  B.说真的,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恭听的。
  C.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在传统中国,妇女并非完全是足不出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也是经常要在外忙碌生计的
  ②即使是士绅官宦家的妇女,也多有关心社会公益事业者
  ③农村妇女不像士绅官宦家的妇女
  ④如采茶和协助农事
  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 C.①④③② D.②④③①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文学作品的物性存在是词语。然而,词语却是观念的符号。我们可不可以说词语也是一种声音的存在呢?自然,词语总可以被朗诵,若朗诵得合拍中节,抑扬顿挫,富于韵律,那会很好听。若非常好听,会差不多成为音乐,但那是歌唱了,不属于文学,文学作品不是如此接受的。文学总是一组观念的符号,而不是一组悦耳的声音。
  ②绝大多数人都有过真实的文学经验,在这种独特的语言经验中,我们确实就在一个感性的世界里。这一点毋庸置疑。问题在于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