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720字。
潮阳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科学与非科学的划分上,逻辑实证主义坚持经验证实的分界标准,亦即一个命题或理论,如果能被经验所证实,那么它就是科学的命题或理论。例如我们通过“甲乌鸦是黑的”“乙乌鸦是黑的”等众多个别经验事实,进而证实“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普遍命题。这种从个别经验事实推出普遍命题的方法,就是归纳法。经验证实原则是建立在归纳法的基础之上的。这一原则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被当时许多科学家所推许。后期的逻辑实证主义学派进一步完善经验证实原则(由完全证实退却到一定概率的确证)。他们认为,对理论的经验证实过程是一个寻求高“概率”的确证过程:归纳的数量越多,证实的次数越多,证实的可能性越大,这些命题或理论越科学。
但波普尔对归纳法和经验证实原则提出责难。他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中提出:“从逻辑的观点来看,显然不能证明从单称陈述中推论出全称陈述是正确的,因为用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总是可以成为错误的。不管我们已经观察到多少只白天鹅,也不能证明这样的结论:所有天鹅都是白的。”亦即科学理论一般表述为全称命题,而我们能够经验到的事物通常会被表述为单称命题。无论我们能够收集到多少单称命题作为前提,其本身必定是有限的,而全称命题总是无限的。一个有限数与一个无限数之比,其概率只会是零,所以以归纳法为基础的证实原则并不可靠,应该加以拒斥。
波普尔认为,虽然不能从单称命题中证实全称命题,但我们可以从单称命题中证伪全称命题。经验证实所需的经验的次数是无限的,但经验证伪却不同,一个反例就足以推断出这个结论是伪结论。以“凡是天鹅都是白的”命题为例:如果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那么推衍的逻辑后承是“下一只被发现的天鹅是白的”。由于发现了一只非白的天鹅,所以并非所有天鹅是白的。由此,波普尔提出用“可证伪性”作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凡是逻辑上可以被经验证伪的命题和理论,都是科学理论。它包括历史上已被经验证伪的理论,也包括至今尚未被证伪、但在逻辑上将来有可能被证伪的理论。而任何在逻辑上不可被经验证伪的、永远正确的理论或命题,是非科学的命题。
(摘自孙明湘、陈娜《浅析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材料二:
波普尔一提出可证伪性的标准,就预料到这一标准可能会遭到各种非难。最首要的就是认为波普尔的可证伪性标准把对科学的“否定性要求”绝对化,认为证伪就是一味的寻找理论的软肋并击破它,是否定一切理论的做法。
为了澄清这种观点,波普尔提出“可证伪度”“确认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问题上,逻辑实证主义倡导经验证实,波普尔主张经验证伪,两者的观点大相径庭。
B. 运用归纳法推理时,即使作为前提的单称命题被证实为真,也无法从逻辑上保证推论出的全称命题是正确的。
C. 对于全称命题,证实需用无限的经验事实检验,证伪则不然。这与材料三提及的“证实和证伪的不对称性”意思相似。
D. 波普尔提出“确认”等概念,是对其原有的理论体系的纠偏和完善,这说明,他已经高度认可了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证实单称命题的次数越多,就越能确证全称命题的科学性。追求高概率的经验证实,是逻辑实证主义一贯的学术主张。
B. “所有天体的运行轨道都是环状的”所表述的内容比“所有行星的运行轨道都是环状的”更为普遍,其可证伪度更高。
C.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不能轻率移用至社会科学领域。材料三以此为立论根基,旨在论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泾渭分明。
D. 材料一和材料二均着重将“证实”和“证伪”进行鲜明对照,但两篇材料对比论述的用意却存在着颇为明显的差异。
3. 对于材料所运用的推理方法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个别经验事实为前提,进而推导出普遍命题,这一推论方式属于或然性推理,其结论总是错误的。
B. 波普尔反驳归纳法的合理性时,运用了反证法:先假设反命题是正确的,继而由此证明反命题为假。
C. 证伪命题“凡是天鹅都是白的”的推理过程,运用了演绎法。其中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
D. 由材料二第二段可推知,在经验世界中未能经受“确认”的理论,其表述的内容不具备普遍性。
4.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请结合材料第二、三段的内容,谈谈其中体现了什么科学家精神,并简要分析。
5. 请依据材料文本,对下列事例最后给出的论断予以评价,并简要分析。
韦伯曾在其经典著作中提出一个知名命题:新教伦理与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存在因果关联。前者是后者形成的一个关键条件。一些人在苏格兰和英格兰两个国家之间进行考察,发现苏格兰比英格兰更具备新教精神,但苏格兰却没有形成资本主义精神。据此,有人宣称韦伯的理论是错误的。
【解析】
【导语】文章主要探讨了科学与非科学的划分标准问题,强调了两者在方法论上的对立与补充,剖析了科学理论的确立与检验方式之间的关系,展示了科学方法论的复杂性与发展潜能。文章还反思了证伪主义在不同学科中的适用性,提出其在社会科学中的局限性,揭示了科学家在面对多元复杂现象时应持有的开放态度和探索精神。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他已经高度认可了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错误。由材料二“波普尔提出‘可证伪度’‘确认’两个概念。他认为,任何科学理论都是可证伪的”“这使得他的科学方法论始终注意把否定和肯定、证伪和‘证实’相统一,避免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片面性”可知,波普尔的“确认”概念是为了避免证伪主义走向极端,强调理论在经验世界中的检验,而不是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认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进田野
朱以撒
①为了更快地回到村舍,我不想再走那条平坦的乡间大道了,而从这条青草覆盖的长长田埂穿过,可省时和便捷一些。只是要通过这块田野,我要不时拨开伏在田埂上的一些快熟了的稻穗,这会使我手脚多少有些忙乱。进入田野的腹地,我的四周都是由青转黄的稻谷波浪,这天我正好套着一件红色的汗衫,如果有人看见我,一定会觉得既醒目又渺小。现在除了田野的主人,一般的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