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00字。

  第六课时:吟赏江南,书写城市诗意美
  ——《望海潮》与《扬州慢》群词阅读
  【课时定位】
  本课时是单元教学设计的第 6 课时,也是第二课段“探究:比较阅读,探寻
  诗意”中的第 4 课时。在领略了先秦诗歌、汉乐府诗歌与唐诗风采后,本课教学
  内容是通过诵读,让学生感悟宋词韵律之美;赏析美景,进一步掌握古诗词鉴赏
  方法;在感悟美、寻找美、赏析美后,学生能尝试填词来创造美。本课时也为后
  面教学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反复吟诵,感悟诗词韵律之美。
  2.品味赏析,掌握古诗词鉴赏方法。
  3.比较探究,明确词作异同点,理解诗人书写城市的情怀。
  4.发现诗意,尝试学以致用,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反复吟诵,感悟诗词韵律之美。
  2.品味赏析,掌握古诗词鉴赏方法。
  3.比较探究,明确词作异同点,理解诗人书写城市的情怀。
  教学难点
  发现诗意,尝试学以致用,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
  【课前作业】
  学生合作填表,探究两首词作的异同点。
  【教法学法】
  诵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情境支架】领略宋词特色,明确研习任务
  如果说唐诗是气势壮阔的黄河,那么宋词就是优美秀丽的富春江;如果说唐
  诗是巍峨磅礴的泰山,那么宋词就是玲珑雅致的桂林山峰;如果说唐诗是高耸入
  云的松柏,那么宋词就是风姿绰约的杨柳。
  今天我们研习宋词名篇,并以“醉美家乡”为主题,尝试用填词的方式赞美
  家乡蚌埠,向学校《深读周刊》中的“创作园地”栏目投稿。
  【学习任务一】:吟赏江南名胜, 探寻书写方法
  活动 1:吟诵佳作,体会江南诗韵
  提问:透过词作,我们知道柳永写钱塘即杭州,姜夔写的是扬州。你对江南
  的杭州与扬州的感觉是什么?请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
  明确:《望海潮》中的杭州繁华美好、诗意盎然;《扬州慢》中的扬州是荒
  凉萧条的空城。
  提问:如何通过朗读传达出这样的诗意之感呢?
  【资源支架 1】
  “柳永和姜夔都是深谙音律的词人,《望海潮》和《扬州慢》词牌名分别为二人首创,两首词作也极富声韵之美。诵读时要细加体会。” (选自教材学习提
  示)
  【资源支架 2】
  “吟诵诗歌主要贵在能将古人诗歌原有的韵律与自己读诗时的感情融合在
  一起,使自己的生命和诗人的生命结合起来,令诗歌的生命延续,生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