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8170字。

  蚌埠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高二语文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4月26日,2024当代文学颁奖盛典揭晓并颁发了《当代》长篇小说论坛2023年度长篇五佳作品和第二十五届《当代》文学拉力赛奖项。著名作家张平最新长篇力作《换届》荣膺《当代》长篇小说论坛2023年度长篇五佳作品。
  《换届》的故事从省市党委换届期间,临锦市遭受史上最强暴雨袭击引发洪涝灾害的背景展开。小说将考察、换届、洪灾集束为一道强光,以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一个个生死抉择的场景,一场场正邪较量的斗争,书写了有作为、敢担当的主人公杨鹏等干部及群众,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浮夸作风和无担当、不作为等不正风气的尖锐斗争。
  颁奖盛典给出的颁奖词写道,在《换届》中,张平成功塑造了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有的坚守原则,有的追求权力,有的为民请命,有的迷失自我。这些人物在换届的大潮中,各自经历着不同的命运和选择,他们的命运起伏与心路历程,无疑是对官场生态的深刻揭示和反思。
  “我所有的作品,几乎都是采访出来的,只有脚踏实地走到生活里去,才会找到新的创作源泉。”张平表示,好的小说,一定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真心为老百姓说话,真心为老百姓写作。
  (摘编自团结网《民盟中央原副主席张平小说<换届>获重磅奖项》)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阐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一思想,使人民真正成为文艺工作的中心所在。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将文艺与人民关系扩大到文艺创作各个方面和文艺工作各个环节,讲话中仍然谈到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习近平同志将“二为”方向作为“以人民为中心”整体文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扎根生活,行动上接近人民,情感上与人民相通。
  B. 文艺工作者创作时最丰富的素材来源于人民生活,但是要对其进行必要的甄别与判断,不能机械地反映生活。
  C. 文艺工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切实处理好文艺的真实性和倾向性的关系,把握好作品的思想倾向和精神容量。
  D. “以人民为中心” 创作导向要求文艺工作者要以赞美的态度创作出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和论证方法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但二者论述的角度和方法不同。
  B. 张平的长篇小说《换届》体现了文艺工作者创作时的人民立场和“文艺为人民”的创作理念。
  C. 材料二末句用比喻形象地论证“赞美”和“批判”两者作用相同,都是社会健康发展中不可或缺的。
  D. 坚持“文艺为人民”的创作理念,秉持客观辩证的创作态度,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3. 下列选项,能支撑材料二“文艺工作者情感上与人民心心相通”观点的一项是(   )
  A. 1948年,为创作《铜墙铁壁》,柳青用8个月时间深入米脂县,只为搜集到第一手素材。
  B. 老舍《月牙儿》一万多字,将一位底层纯真少女在旧社会 希望、挣扎和理想破灭娓娓道来。
  C. 柳青为创作《创业史》,扎根长安县皇甫村14年,用“庄稼汉”身份观察、体验庄稼汉生活。
  D. 电视剧《山海情》主创团队深入沙尘飞扬的戈壁荒滩,切实体验当地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
  4. 材料二中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来阐明文艺工作者“要行动上接近人民,情感上与人民相通”的观点,请简要分析该论证方法的论证效果。
  5. “为人民写作,为人民发声”是作家张平的写作立场。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换届》荣膺《当代》长篇小说论坛2023年度长篇五佳作品的原因。
  【解析】
  【导语】材料一通过介绍张平及其小说《换届》的获奖情况,展示了其深耕生活、扎根人民,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的创作态度。材料二从文艺创作的角度,阐述了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扎根生活,与人民情感相通,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使命。这两篇材料共同强调了文艺创作要为人民服务,关注人民需求,体现了对文艺创作方向和理念的深入探讨和高度一致的价值追求。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D.“要以赞美的态度创作出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曲解文意,材料二提到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求我们,在创作中既要积极肯定人民的智慧、社会的进步,同时又要对落后的、反面的东西持有毫不留情的否定和批判”,并非仅以赞美的态度创作。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冰糖心
  林擒
  砂城的天,黑得这样迟,像是在等我。巡诊回来,车子停医院门口,我喊驾驶员班长等等,跑下去挑了兜苹果又上来。
  我是打定主意回来跟老莫承认错误的。满以为老莫是个刺儿头,解说员小战士跟我告密:莫班长这些年净拾掇它们了——八十亩地,四千棵树,这都是莫班长带的兵。农场里的树,本就为防风固沙,能给营区添点儿绿就行,没想到莫班长还真把这些果树当成个事儿了。一年到头浇水施肥就不说了,开春以来,尤其上心,一到周末,就扛着架人字梯,农场里一待就是大半天,说是修枝到位,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