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9560字。
机密★启用前
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新疆,这片位于中国西北边陲的广袤土地,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棉花生产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新疆棉花的质量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产量与种植面积来看,新疆棉花无疑是中国棉花产业的支柱。数据显示,2023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约3700万亩,产量高达511.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1%,占全球棉花产量的约20%。这一数据彰显了新疆棉花在全国乃至全球棉花市场中的重要地位。高产的背后,是新疆棉花产业不断优化的种植结构、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在质量方面,新疆棉花更是以其纤维长、强度高、色泽好、弹性佳而著称。根据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的分析报告,新疆棉花质量持续提升,2023年度为近年来最好的质量水平。具体来看,棉花长度同比提升0.44毫米,马克隆值(衡量棉花成熟度和细度的指标)同比提升2.02个百分点,平均断裂比强度提升0.62cN/tex。这些指标的提升,不仅意味着新疆棉花在物理性能上的优化,也为其在纺织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新疆棉花之所以能在质量上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离不开其独特的自然条件。新疆南部的喀什地区,被誉为棉花种植的“黄金地带”。这里的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全年有220天的无霜期,加上塔克拉玛干沙质的土壤,为棉花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特别是在4月至10月的棉花生长期,喀什地区的日照时间最长可达15个小时,最短也有11个小时。充足的阳光不仅提高了棉花的产量,还有助于棉花纤维的充分发育,使其更加柔软、坚韧。
近年来,新疆棉花产业在政策的引导下,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推广优质品种,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发与应用。例如,在喀什莎年县喀什优棉千亩方试验基地,科研人员运用生物育种与人工智能基因重组技术融合,培育出了兼具抗干旱、抗盐碱、抗病虫害等多重抗逆性的优质品种。同时,他们还投入高光谱、多光谱、传感器等智能管理设备,利用AI算法、物联网实时大数据智能管理水、肥、药等作业,实现了棉花生产环节的降本增效。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菜花的产量和质量,还促进了农业的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除了种植端的科技创新,新疆棉花产业还在加工、纺织、服装等下游环节进行了全产业链的升级。在喀什地区,当地政府积极打造百亿级棉花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通过引入上海等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制定实施“喀什优棉”品牌建设推广计划。这一计划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为引领,进一步鼓励和规范棉花科学种植和生产加工,统一当地棉纺织种植生产标准意识,实现了用品牌构建和深耕“从田头到衣柜”的棉纺全产业链价值。
此外,新疆棉花产业还注重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通过加强对外交流和国际合作,新疆棉花产业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国际竞争力。例如,京东京造等品牌与新疆阿瓦提县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高品质棉花产品,并通过电商平台将新疆棉花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市场,为新疆棉花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优质、实惠的选择。
当然,新疆棉花质量的提升也离不开质量监管的加强。近年来,新疆市场监督管理局配合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组织落实“专业仓储+在库公检”制度,对棉花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管,确保了棉花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也为棉花产业的质量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新疆棉花的质量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独特的自然条件到先进的农业科技,从全产业链的升级到国际市场的接轨,再到质量监管的加强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每一个环节都为新疆棉花质量的提升贡献了力量。未来,随着新疆棉花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新疆棉花将继续在全球棉花市场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纺织工业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原料保障;同时,也将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多的增收机会,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摘编自“天山植保”《论新疆的棉花质量怎么样》)
材料二:新疆,这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孕育出了著名的新疆棉。这种棉花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农产品,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是新疆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新疆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当时的新疆就已经开始种植棉花。随着时间的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疆棉历史悠久,公元前开始种植,因其自然条件优越,新疆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棉花生产的重要基地。
B. 新疆棉花有着纤维长、强度高、色泽好、弹性佳的突出特色,2023年度质量检测达到历史上的最好水平。
C. 新疆棉的种植技术得以不断改进和发展,不仅源于新疆人民的智慧和努力,也得益于各民族的交流融合。
D. 新疆人民尊重自然、勤劳敬业、合理种植,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水土资源,使得新疆棉的品质得以保障。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疆棉花的种植面积现有约3700万亩,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九成多,可见新疆棉花是中国棉花产业的支柱。
B. 没有科技创新,就无法实现棉花生产、仓储、销售等环节的降本增效,也无法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C. 新疆人深知“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开春就开始忙碌,在种植新疆棉的过程中付出辛劳也收获幸福。
D. 新疆棉花凝聚着新疆人民的智慧与汗水,不仅仅是一种大家熟知的农产品,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3. 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中“新疆棉精神”的一项是( )
A. 为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毕生执着研究杂交水稻,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B. 张秉贵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一抓准”“一口清”的本领,以“一团火”的服务精神为人民服务。
C. 钟扬毕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足迹踏遍青藏高原,收集千万颗种子,为人类储存下“基因”宝藏。
D. 包身工五点钟上工,终日面临着音响、尘埃和湿气三大威胁,还有遭毒骂和殴打的危险,超强度地辛苦劳作。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 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请根据材料一内容,简要概括新疆棉质量上乘的原因。
【解析】
【导语】这两则材料分别从经济、技术、文化和历史的角度介绍了新疆棉花的优越性和重要性。材料一主要围绕新疆棉花的种植面积、产量、质量提升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展开,详细说明了新疆棉花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材料二则聚焦于新疆棉花的种植历史、多民族融合以及文化与生活哲学的传承,突出其精神价值和对自然的尊重。两则材料共同展现了新疆棉花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双重意义。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2023年度质量检测达到历史上的最好水平”错误,扩大范围。材料一第二段说的是“新疆棉花质量持续提升,2023年度为近年来最好的质量水平”,“近年来”不等于“历史上”。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逆光
方寸
老方盘腿坐在炕上,肘拄膝盖,手捂腮帮,丝丝抽气。
老庄抬腚坐上炕沿:“两个棚都掀了。菜地除了。庄稼铲了。果树也伐一半了。”老方脸更黑,抽气声更长。
老方和老庄年纪一般大,两家房子挨着,土地挨着,儿子也挨着,光屁股一起长大。小方学的旅游,毕业后当了导游,四处看山水风土。小庄学的金融,进了证券公司天天看红绿曲线。老方和老庄常坐在河沿地头儿,看着风景说庄稼说经济说儿子。两人也是别人眼里的风景,都羡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