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680字。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论权力的人可以分成两派:一派是偏重在社会冲突的一方面,另一派是偏重在社会合作的一方面。
从社会冲突一方面着眼的,权力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或阶层间主从的形态里。在上的是握有权力的,他们利用权力去支配在下的,以他们的意志去驱使被支配者的行动。权力,依这种观点说,是冲突过程的持续,是一种休战状态中的临时平衡。冲突的性质并没有消弭,但是武力的阶段过去了,被支配的一方已认了输,屈服了。但是他们并没有甘心接受胜利者所规定下的条件,非心服也。于是两方面的关系中发生了权力。权力是维持这关系所必需的手段,它是压迫性质的,是上下之别。——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横暴权力。
从社会合作一方面着眼的,却看到权力的另一性质。社会分工的结果每个人都不能“不求人”而生活。分工对于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因为这是经济的基础,人可以较少劳力得到较多收获;人靠了分工,减轻了生活担子,增加了享受。享受固然是人所乐从的,但贪了这种便宜,每个人都不能自足了,不能独善其身,不能不管“闲事”,因为如果别人不好好地安于其位地做他所分的工作,就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这时,为了自己,不能不干涉人家了。同样地,自己如果不尽其分,也会影响人家,受着人家的干涉。这样发生了权利和义务,从干涉别人一方面说是权利,从自己接受人家的干涉一方面说是义务。没有人可以“任意”依自己高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得遵守着大家同意分配的工作。可是这有什么保障呢?如果有人不遵守怎么办呢?这里发生共同授予的权力了。这种权力的基础是社会契约,是同意。社会分工愈复杂,这权力也愈扩大。——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同意权力。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依赖与庇护是孪生关系。依赖的目的是寻求庇护,庇护之下必然形成依赖。不过,与自上而下的庇护关系不同,依赖关系可以存在于地位不平等的双边关系主体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地位平等的双边关系主体之间。地位平等的双边交换关系,往往以互惠互利为基础,可以称之为互惠式依赖关系;地位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横暴权力是为维持社会冲突临时平衡的“上下关系”而产生的带有压迫性质的权力。
B. 同意权力产生于社会分工带来的社会合作关系,是为“少劳多得”享受付出的代价。
C. 同意权力确保权利、义务相统一,使每个人平等地兼具干涉者与被干涉者双重身份。
D. 在传统社会中,互惠互利的依赖关系比被迫式依赖关系更稳定,更公平,也更重要。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横暴权力界定了冲突双方的不平等地位,有助于消除冲突,因此是冲突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B. 现代商业社会之所以比传统农业社会更强调“契约精神”,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分工日益复杂。
C. 人们提倡互惠互利,反对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行为,出发点在于满足利益、情感或价值的需求。
D. 费正清“付出——回报”模式表明,中国人对同意权力的信任有利于互惠互利行为的良性循环。
3. 根据材料二,对以下具体情境中依赖关系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陕北农村若逢久旱无雨,全村人就在龙王庙内许愿祈雨,共同奉献祭品以求天降甘霖。这种“领牲”祭典,可以体现“价值互惠式依赖关系”。
B. 农村中赶上某户婚丧嫁娶,各家妇女都来帮忙剪花蒸面,提供仪式用品。这既体现了基于利益互惠而相互依赖,也体现了基于情感互惠而相互依赖。
C. 古代农闲之时,各家出人丁服徭役,在官府督促下加固河堤,新修水渠,以应对来年可能的水旱灾害。这体现了“利益互惠式依赖关系”。
D. 重阳节,某村在保留祭祖仪式的同时,新增帮扶助农、免费理发、献花祈福等关爱空巢老人的活动。这可以体现互惠式依赖关系三种类型的结合。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两则材料对当代平等看待和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都有启发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偷换概念。“同意权力”并不是为“少劳多得”的享受付出的代价。代价是“没有人可以‘任意’依自己高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得遵守着大家同意分配的工作”,“同意权力”是确保人们支付此代价。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有助于消除冲突”曲解文意,原文是说“冲突的性质并没有消弭”。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椿芽一寸①
乔叶
半下午时,村书记大英突然打电话叫我去西掌,说是有点儿事,孟胡子这会儿还在县里,他点名叫你快过来帮看帮看,说关键时候还是城里的文化人能抓住裉节儿②。问啥事,大英道,不过是为个香椿芽,先不啰唆,你来了就知道啦。
山深春迟,近日才正出头茬香椿。“门前一树椿,春菜不担心。”各家菜单也都已列上,一盘香椿炒鸡蛋能卖三十八。价高自有贵处,因头茬香椿鲜味最浓郁,过些天掰下的二茬就淡些。最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