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70字。

  归去来兮辞并序
  教学目标
  1.注重诵读,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感悟。
  2.读、悟、思、赏、疑,认识逐层导向深入。
  3.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于平常处质疑,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
  教学方法
  诵读法、谈话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课例实录
  一、导入
  师生齐背《五柳先生传》节选,那位不知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上古葛天氏时候的百姓是谁?这样悠然,这样自得。今天我们走进陶渊明,看看他是怎样走上这条幸福之路的。答案就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归去来兮辞》中。
  二、自读,读文字
  1.指导吟咏。
  师:吟咏,就是吟诵玩味。这样,多次重复、由浅入深、由粗到精,得出属于自己的一点思考。第一次阅读,让我们从读“文字”开始。
  2.检查自读。
  师:课前,我们已经了解了小序,自读了课文,下面,检查一下自读的情况。
  投影:
  归去来兮:来,助词,无实义。
  田园将芜胡不归:胡,副词,何,为什么。
  奚惆怅而独悲:奚,副词,何,为什么。
  悟已往之不谏:谏,劝止,挽回。
  审容膝之易安:审,明白,知道;容膝,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极言居室狭小。
  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
  聊乘化以归尽:聊,姑且;乘化,顺应造化,顺随自然。
  三、悟读,读情境
  1.知“序”。
  师:理解了文字,下一步我们进入文章阅读,要读出或者说要了解这篇辞所表现的情境。情,就是这篇辞的感情;境,就是作品所描绘的艺术境界,或者说艺术场景。同学们,我们的分析由“情”到“境”好,还是由“境”到“情”好?
  众生:由“境”到“情”。
  师:为什么?
  生1:由“境”到“情”,可以从“境”开始分析它的内涵,再分析它(包含)的思想感情。
  师:这样,分析“情”就有了什么?
  众生:依托。
  师:这样,也符合怎样的认知规律啊?
  众生: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
  2.知“境”。
  师:下面请大家默读。请特别注意作品所表现的“境”的变换。文分四段,请各组概括出所负责的内容,开始。
  (生分组默读,1分钟。)
  生2:第1段是悔恨自己做官的错误,准备归隐田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