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650字。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根据原文默写。
当诗歌遇上想象,最是人间“情”深处!豪迈是曹操“星汉灿烂,①______”(《观沧海》)的心中沧海;牵挂是李白“②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的半轮弦月;想念是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③______”(夜雨寄北)的一炳烛火;期望是诸葛亮“④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纸短情长;壮志是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⑤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风雨梦境;悲怆是岑参“⑥______,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断壁残垣;沧桑是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⑦______”(《江南逢李龟年》)的久别重逢。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2.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鲁迅与孙悟空的成长经历,经典组探究了《朝花夕拾》中鲁迅人生道路与《西游记》中悟空取经道路中的三次“离”,请你一起完成。
悟空取经道路中的“离”
【第一次离】
原来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气,他见三藏只管絮絮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惩般绪咕恶我,我回去便了!”
【第二次离】
悟空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
【第三次离】
大圣疼痛难忍,见师父更不回心,没奈何,只得又驾筋斗云,起在空中,忽然省悟道:“这和尚负了我心,我且向普陀崖告诉观音菩萨去来。”
(1) 阅读图片、文段,结合名著相关内容,补全信息。
①所属篇目:______
②离国之因:______
③悟空第二次离队之因:______
(2) 结合文段内容,谈谈孙悟空是如何在三次“离”的过程中逐渐成长的。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3.阅读回答问题。
①读书,其实就是沿着他人的足迹看风景,其中既有花花草草、山川河流的景物之美,也有思想艺术、历史变迁、社会发展的人文之景。②在阅读的世界里,使我们启智润心。七年级上册课本精彩纷呈,美不胜收,带领我们与美丽的景、美好的情、优秀的人进行了心灵的甲(xiè hòu)。③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着花的香,点点黄晕(乙)的光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