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160字。

  2025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对比阅读 提分练习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2.这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
  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这首诗中的“客”指          (人名)。  
  6.本诗写了         时分的景物,烘托了诗人         的情感。
  7.下列关于本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指停船宿夜。
  B.“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中“低”和“旷”诗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C.本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
  D.本诗情感含蓄,只有读完整首诗,我们才能体会到诗人深深的惆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题稚川山水
  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8.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松下茅亭”是诗人观赏稚川山水的立足点和题咏之处。
  B.“晚”字暗引下文的乡思,笔法浑然无迹。
  C.“秋风思”与上文的“五月”所写的季节相矛盾。
  D.末句所写的虽只是瞬间的感觉和联想,却既有似曾相识的神往,又含不期而遇的欣喜。
  9.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小诗写得风光如画,感情充沛。
  B.前两句景物描写,由远及近。
  C.“汀沙云树晚苍苍”写的是茅亭眺望所见的中景和远景。
  D.最后两句融入诗人独特的内心感觉,传达出一种特殊的生活况味。
  阅读《黄河颂》选段,回答问题。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身上展现。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东海奔去。
  你的精神,
  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在你的哺育下,
  新的英雄和壮士将不断涌现。
  10.选段中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民族的屏障”,请分别说说这两个比喻的含义。
  11.“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东海奔去”描绘了黄河怎样的气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2.文中反复出现“啊,黄河!”有什么作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