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23480字。

  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熊猫,这一在地球上生存超过800万年的珍稀物种,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公众在了解大熊猫保护与研究的过程中,对一些做法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要圈养大熊猫?为什么要实行人工繁育?
  保护野生动物分为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两种形式。就地保护是通过采取保护物种栖息地、维护自然种群等措施,在野生动物的原产地对其实施保护的方式。就地保护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首选形式,迁地保护是其重要补充。迁地保护的概念来源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主张:当一个动物种群在整个自然环境中的总数量下降到1000只(头)左右时,就有必要将其转移到适宜、安全、有保障的人工环境中,通过人工圈养、繁育使该动物的人工种群能够自我繁衍与维系。在达到一定数量后,再进行野化放归,有计划地、科学地重建和复壮野外种群。上世纪80年代,野生大熊猫数量骤降至约1100只,生存前景堪忧。鉴于此,我国迅速开展了大熊猫迁地保护工作。
  大熊猫繁育存在诸多困难,科研人员正在努力解决这些困难。以育幼存活难为例,大熊猫生产单胎、双胎的概率各占一半,双胞胎的妈妈一般只选择一只强壮幼崽进行养育。即使生产单胎,头次生产母性不强、产后身体状况不佳的母熊猫,也会出现不带幼崽的情况。这都导致了大熊猫幼崽存活率低。为此,科研人员通过各种训练,帮助熊猫妈妈适应母亲的角色,让它们可以更好地哺育和照顾自己的孩子。科研人员还创造了仿生育幼法,模仿熊猫妈妈给幼崽喂奶、排便,确保幼崽能够健康成长。
  历经40余载的不懈努力,目前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圈养大熊猫的数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6只增长至385只,占全球圈养大熊猫总数的一半以上,成功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这一成就,为全球濒危物种保护事业树立了典范。
  (取材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公众号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2021年10月1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该公园地跨川陕甘三省,纵横岷山、秦岭、邛崃山、大小相岭山系,将数十个大熊猫栖息地连成一片,保护着全国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庇护着8000多种珍稀野生动植物。
  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垦种植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人类活动,使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就地保护必须有迁地保护的补充才能发挥效用。
  B.迁地保护可使大熊猫人工种群自我繁衍与维系。
  C.生双胞胎的大熊猫比生单胎的大熊猫母性更强。
  D.大熊猫哺育和照顾幼崽的能力完全靠后天习得。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野生大熊猫数量很少、行踪隐秘,因而人们很难见到。
  B.川金丝猴、斑羚和扭角羚等物种都是大熊猫的伞护种。
  C.建设遗传资源库目的在于长期保存优质大熊猫遗传资源。
  D.保障大熊猫圈养种群的安全需要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关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对大熊猫实施就地保护
  B.占地面积广,且物种丰富
  C.是为了使大熊猫成为伞护种而设立的
  D.是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体系的组成部分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存在时间长,大熊猫被选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B.野生动物保护形式的选择与物种现存数量息息相关。
  C.现今,我国野生大熊猫大多生活在大熊猫国家公园。
  D.圈养大熊猫的数量与40年前比有明显增加,但仍低于野生数量。
  5.三个公众号发布的关于大熊猫保护的文章内容上各有侧重,主要由于信息发布者有各自不同的立场和目的。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链接材料,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内容 目的
  材料一 大熊猫圈养和人工繁育的①及成就 ②
  材料二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工作在绵阳地区取得的进展 ③
  材料三 我国对大熊猫保护的态度及④ 指明相关工作方向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论荣
  王符
  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富贵荣华之谓也,此则君子之所宜有,而非其所以为君子者也。所谓小人者,非必贫贱冻馁、辱恶厄穷之谓也,此则小人之所宜处,而非其所以为小人者也。
  奚以明之哉?夫桀、纣者,夏、殷之君王也,崇侯、恶来,天子之三公也,而犹不免于小人者,以其心行恶也。伯夷、叔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