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370字。

  天津市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Ⅰ卷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1.(本题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卑劣(liè)    应和(hé)    拈轻怕重(niān)
  B.胆怯(qiè)    绚丽(xuàn)   锲而不舍(qì)
  C.寒噤(jìn)    取缔(dì)    大庭广众(tíng)
  D.悄然(qiāo)    拜谒(yè)    矫揉造作(jiǎo)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应和(hé)——hè;
  B.锲而不舍(qì)——qiè;
  D.悄然(qiāo)——qiǎo;
  故选C。
  2.(本题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叽叽喳喳的鸟儿吵翻了柳树枝头,吵乱了它的秀发,春风就不停地替它_________;风尘沾在它身上了,雨滴就忙不迭帮它洗浴,还有谁比这一大家子更温馨更幸福呢?到了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楣插上新折的柳枝。小时候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_________,只记得有人告诫:“到了这一天,不能再吹柳笛!”长大后,我才知道,清明节插柳枝、将柳条编成头冠,都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的介子推。可惜年少时只知折柳、戴柳,只觉得好玩却缺少了应有的_________之情。
  A.梳理  风俗  恭敬 B.抚平  习惯  恭敬
  C.梳理  习惯  恭顺 D.抚平  风俗  恭顺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抚平”意思是使(心情等)平和;使(土地等)平整。“梳理”有整理的意思,在这里“春风就不停地替它梳理”,把春风拟人化,形象地写出春风像人梳理头发一样整理柳树的枝条,而“抚平”主要侧重于使表面平整,用于形容春风整理柳枝的动作不如“梳理”恰当。
  第二空:“风俗”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文中“小时候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风俗”,清明节在门楣插上新折的柳枝是一种社会长期形成的习俗,用“风俗”更合适,“习惯”侧重于个人的行为方式,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第三空:“恭敬”意思是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恭顺”是指恭敬顺从。文中“只觉得好玩却缺少了应有的恭敬之情”,强调对纪念介子推这一传统习俗应有的严肃、尊重的态度,“恭顺”侧重于顺从,在这里不如“恭敬”能准确表达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之感。
  故选A。
  3.(本题2分)班级开展以“走近新科技,畅想新生活”为主题的参观学习活动。活动结束后,有位同学写了如下一段总结文字。这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在科技馆里,我们参观了人工智能厅。②人工智能引领技术创新。③新科技让我们大开眼界,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④在这次参观学习活动中,使我们受益匪浅,大大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本题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自称华夏子孙,用的是“夏”的本义,是大的意思。唐代学者孔颖达解释“华夏”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包含着中国人的自尊和自信:我们是像花儿一样美丽的民族□我们是大气磅礴的文明之邦。
  A.:  ;  、       B.:  ;  ,
  C.,  :  、       D.,  :  ,
  5.(本题3分)下面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