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843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节选自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
  材料二:
  说到读书,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
  所谓职业的读书,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读书人中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而读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黑塞不赞成年轻人在咖啡馆和舞池里消磨时光,认为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才是接近真正的生活。
  B. 花气力、下功夫阅读杰作,常常不像阅读时髦读物那样适口、富于刺激,却能学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C. 职业的读书,对于人们来说只是很勉强的读书,是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远不如嗜好的读书。
  D. 嗜好的读书,就像逛公园,能随随便便看看,所以读者会觉得很有趣,不吃力便能领悟到书中真谛。
  2. 根据两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书太多可能有害,但黑塞认为尽管读书会危及生活,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仍提倡人们阅读。
  B. 读到自己喜欢的书,人们会爱不释手,深得书中趣味,鲁迅认为这样读书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智识。
  C. 鲁迅以印度故事为喻剖析中国批评家带来的恶果,证明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那就会无路可走的观点。
  D. 鲁迅引用萧伯纳和叔本华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我们不能只读别人的书,而应该能独立思考,自主观察。
  3.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二中鲁迅关于读书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观点的一项是(   )
  A.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B. “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C.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D.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4. 请结合两段材料中的观点,说说我们应该如何读书。
  5. 材料二中鲁迅提到“看来批评之后,仍要看看书本,自己思索,自己做主”,请结合文本分析这样做的原因。
  【导语】材料一中的黑塞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认为尽管读书可能影响生活,但认真阅读杰作才能接近真正的生活。材料二中的鲁迅分析了职业读书和嗜好读书的区别,主张读书要自己思索,独立判断,两者都强调自主阅读的重要性,不盲目跟从外界观点。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认为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才是接近真正的生活”错误,由原文“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可知,黑塞只是否定“泡咖啡馆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的观点,并非说只有“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才是接近生活的唯一途径。
  C.“职业的读书,对于人们来说只是很勉强的读书,是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错误。由原文“读书人中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而读书”可知,文本强调的是大部分人们,选项中过于绝对。
  D.“不吃力便能领悟到书中真谛”错误。由原文“嗜好的读书,就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可知,原文并没有说能不吃力就领悟到书中真谛,选项无中生有。
  故选B。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街吃家
  刘建超
  ①老街人爱把食客分为三种。
  ②一种为吃货。吃货是最招饭铺里待见的那群人,想生意兴隆,就要有成群结队的吃货。吃货只管饭菜顺口,呼呼啦啦尽往嘴里扒拉食物,撑得肚圆胃胀,打着饱嗝方舒服。一种称吃客。吃客是店里的老主顾,熟悉大厨手艺,而大厨也知吃客口咸口酸,调剂得吃客味蕾全开。据传有位吃客跟着大厨吃了十几年炒面,大厨换主家,吃客一路相随不离不弃。一日大厨有事,就让徒弟给吃客做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