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7530字。

  查漏知识 常见文言实词的意思和文化常识
  知识点一:高频实词归类
  一、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俸:俸禄,薪俸。旧官吏所得的薪金。
  如《韩非子•奸劫弑臣》: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
  2.禄:官吏的薪俸。
  如《韩非子•人主》:有功者受重禄。
  3.秩:官吏的俸禄。
  如《后汉书• 百官志二》:本四百石,宣帝增秩。
  4.饷:军粮及军队的俸给。
  如《史记•高祖本纪》: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罢:通“疲”,疲劳。转饷:运输军粮。)
  二、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亡
  1.治:治理得好,太平,与“乱”相对。
  如《战国策•秦策三》:以乱攻治者亡。
  2.乱:无秩序,不太平,与“治”相对
  如《战国策•秦策三》:以乱攻治者亡。
  3.兴:兴起,建立,与“ 衰 ” 或“ 亡 ” 相反。
  如《史记• 文帝本纪》: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
  4.盛:旺盛,兴盛。
  如《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5.衰:力量减退,衰落,没落。
  如《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6.亡:灭亡。
  如苏洵《六国论》: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三、表人物地位:贵、贱、卑、豪
  1.贵:显贵,禄位高,与“卑贱”相对。
  《老子》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本:根本。基:基础。)
  2.贱:地位低下,卑贱,与“高贵”相对。
  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素贱人。
  3.卑:地位低微,卑贱。
  如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鄙:见识短浅。)
  4.豪:收天下之豪杰。所居郡,必夷其豪。
  卓越的人,豪杰。
  强横的人,豪强。
  四、表人物个性的:鲠(gěng)、耿(介)、厚、(仁)矜、悫(què)、刚、毅、恺(kǎi)悌、鲠切、聪、慧、敏、木讷、奸、佞(nìng) 、诈、(chǎn)、谲( jué)
  1.鲠(gěng):直爽,正直。骨鲠:正直,刚强。
  如《后汉书• 任隗(kuí)传》:鲠言直议,无所回隐。(回隐:回避,隐藏。)
  2.耿(介):光明正大,正直。
  如《韩非子• 五蠹(d ù )》: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蠹:蠹虫,咬器物的虫子。比喻危害集体利益的坏人。虽有:即使有。勿怪:不足为奇。)
  3.厚:忠厚,厚道。
  如《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为人木强敦厚。(木强:性格质直倔强。)
  4.矜、仁矜:矜,慎重,庄重。仁矜,仁爱,善体恤人。
  如《汉书•冯参传》:参为人矜严,好修容仪。
  5.悫(què ):悫,诚实,谨慎。
  如《史记•孝文本纪》:朕闻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
  6.刚:刚强、坚强。
  如《论语•公冶长》:吾未见刚者。
  7.毅:意志坚定,果断。
  如《论语• 泰伯》:士不可不弘毅。(弘:广大,宽广。)
  8.恺(kǎi)悌:亦作“岂弟”,或作“ 恺弟 ”。平易近人。
  如《后汉书• 贾逵传》:性恺悌。
  9.鲠切:刚正率直。
  如吴伟业 《行路难》诗之十一:弹劾中黄门,鲠切无所避。”
  10.木讷:指人质朴而不善辞令。
  如《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11.奸:邪恶,狡诈。
  如《商君书•农战》:不可巧取(官爵),则奸不生。奸不生,则主不惑。
  12.佞(nìng):善辩,巧言谄媚。
  如《论衡•答佞》:何必为侫以取富贵。
  13.诈:欺骗。
  如《战国策•秦策一》:大王以诈破之。
  14.谄(chǎn ):巴结,奉承。
  如《荀子• 修身》:谄谀我者,吾贼也。(谀:阿谀奉承。)
  15.谲( jué ):欺诈,玩弄手段。
  如《论语•宪问》:齐桓公正而不谲。
  补充
  勤:努力,尽力。“勤王”,为王事辛劳。
  恭:恭敬,谦逊有礼。
  循吏 :循礼守法之吏。
  俊杰:才智出众的人。孤高,不趋时。
  切:恳切,率直。介:操守,志节;独特,不合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