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260字。
山西省2025年中考第一次适应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典之美(27分)
(一)
1. 学校诗社举办“寻美•悟理”活动。下面是小雯同学制作的诗文名句练习卡,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四季之美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西湖早春,生机勃勃。(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北国冬日,白雪皑皑。(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______,______,______, 水落而石出者”,琅琊四季,令人流连。(欧阳修《醉翁亭记》)
哲理之趣
(4)“______,______”,时光流逝,令人慨叹。(晏殊《浣溪沙》)
(5)“海内存知己,______”,离别时刻,劝慰挚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______,______”,坎坷人生,自信呐喊。(李白《行路难》)
2. 请赏读下页的书法作品,选用其中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入点评的空缺处。
诗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点评:这句诗刻画了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______之感跃然纸上。
(二)
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文,传递着古人对生活的体验,蕴含着他们对人生的思考。请阅读以下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
3. 许多后来颇有建树的文人,都曾经历过生活困顿的阶段。冷风中,宋濂奔波求学,到了学舍需要仆役“持汤沃灌”,用______浇洗,很长时间才能暖和过来;陋巷里,颜回箪食瓢饮,其他人“不堪其忧”,不______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根据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
4. 选文用凝练而生动的语言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同窗服饰华丽,光彩照人,宋濂却能“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意思是________;虽然每天吃粗粮,喝冷水,孔子却说“乐亦在其中矣”,意思是______,可见先贤们精神世界的充实。
5. 以上选文中的许多语句,不仅从人生态度上给我们以教诲,还从学习方法上给我们以启迪。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学习方法。
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①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②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阏③之水,溉泽卤④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节选自《史记•河渠书》)
【注释】①说(shuì):劝说。②邸:同“抵”。③填阏(è):淤泥。④卤:盐碱地。
6. 郑国渠的修建成功使秦国富强起来。阅读选文可知,这件事对于韩国而言,评价最恰当的成语是( )
A. 雪中送炭 B. 弄巧成拙 C. 画蛇添足 D. 买椟还珠
7. 在即将被杀的危急关头,郑国说的一句话救了自己的性命。请把这句话找出来,并用现代汉语解释其大意。
二、文学之约(27分)
(一)
太者,大也;行者,形也。位于山西省与河北省交界地区的太行山,是许多中国人心中的那一座特别的“大山”。班级开展了“爱我家乡,爱我太行”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甲】
太行,美就美在雄奇山水。太行山最美的一段在山西。这里有五处国家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