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020字。

  内蒙古包头市202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对于人类而言,“逝去之物”总具有独特的魅力。人们难以遏制对“起源”的遐想,并做出夸父追日般的追问。文物既旧也新,它不仅可以证实或证伪我们那些关于历史的记忆和想象,更重要的是复活了被遗忘之文明的璀璨艺术,让那些不可替代的美再次绽放。透过文物,我们也能感受到古老文明生命的脉动,那些我们曾认为互相隔绝的古老遗迹,竟有那么多“心有灵犀”之处。
  比如两件不能正常使用的杯子,一件是庞贝古城遗址出土的公元1世纪鹿角形来通杯,另一件是出土于中国二里头遗址的青铜爵,它们都是青铜材质。庞贝遗址的鹿角形来通杯没有足,所以无法站立。当然它不是用来正常饮酒的,如若是饮酒也是罚酒,要一口气喝完。在古波斯以及西亚地区,来通是在仪式上使用的礼器,后来也传到了古希腊。当时的人们在祭祀中要举起来通杯将酒一饮而尽,以向神明致敬。青铜爵是影视剧中常见的饮酒器,但历史中的青铜爵只用于礼仪活动。爵中盛放一种用黑黍加郁金草酿造而成的鬯酒,据记载“芬芳条畅以降神”,这种酒是专门用来敬神的酒。东西方两件特殊器形的青铜杯状物都用于祭祀仪式,虽分别属于不同的文明,但在遥远的两地承担着相似的功能。
  历史上关于夏代的记录稀少,在夏遗址被发现之前,人们只听说过大禹治水之后成为部落首领建立夏。在考古证据较少的岁月中,一些外国学者对夏王朝的存在一度提出了质疑。但随着徐旭生先生的考古队发现二里头遗址,夏文化的历史面纱逐渐被揭开。二里头遗址目前发掘的有已知最早的青铜礼器、代表王权的青铜钺、大量的兵器以及制作精美的玉器等。只有发展到国家等级,才会使用这些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器物,它们的出土让我们更加确定夏王朝的历史。可以说,这些艺术文物证明了夏代礼制文明是高度发展的。
  在二里头遗址中,考古专家们发现了宫殿、道路网络、祭祀区、铸铜作坊等遗迹,并发现这些区域井然有序,具有明显的等级划分。其中,宫殿区规模较大,有点类似“故宫”的功能。这不禁让我们想到文献中提到的“择天下之中而立国”的都城选址标准。二里头遗址位于伊洛平原,属于黄河水系,南靠嵩山,北临太行,所以洛阳自古便有“中国”“土中”“中州”等称谓。二里头遗址在地理位置上有着极大的优势,其文明影响也蔓延甚广,最终遍布九州。可见文明没有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在悄无声息地与外界联动和交互。
  (摘编自郭海湖《文物中的文明与艺术》)
  材料二:
  洛阳博物馆藏有一件乳钉纹铜爵,其舒展的古拙之美让人一见难忘。这件铜爵1975年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铜酒器之一。此爵有“华夏第一爵”的美誉。若要尝试理解这件青铜爵本身的功能与历史和艺术价值,我们有必要一起追溯中华文明的起源,重回那洛河之滨的中原腹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物的价值非凡,它不仅可以佐证历史的记忆和想象,还能更新旧日的文明。
  B.二里头遗址内宫城区井然有序且等级分明,契合文献中的都城选址标准。
  C.二里头遗址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促使其文明开始与外界联动和交互。
  D.青铜爵口部狭长尖锐的设计是为了方便倾倒酒液到茅草束上以完成“裸”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庞贝来通杯与二里头青铜爵功能相似,说明空间限制难以阻绝文明间的“心有灵犀”。
  B.二里头遗址发掘的青铜礼器和宫城遗址等证明,夏代已具备国家形态的文明特征。
  C.二里头文化四期的年代测定虽然有参考局限,但却为夏王朝的存在提供了直接证据。
  D.爵从祭祀的礼器演变为地位等级的象征,体现了周代对夏商礼乐文明的继承与发展。
  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述和说明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通过分析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揭示了古代文明在礼仪制度和艺术发展方面的高度成就。
  B.材料二先回溯中华文明的起源,接着说明乳钉纹铜爵的造型,并探讨了其功能与历史和艺术价值。
  C.材料一按照空间顺序探讨文物对文明的复话,材料二则按照时间顺序追溯乳钉纹铜爵的礼制演变。
  D.材料二中孙机对“歆”与“裸”仪式的考证,可以佐证材料一中关于青铜爵用于礼仪活动的观点。
  4.乳钉纹铜爵堪称华夏文明的重要代表器物。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说明理由。(4分)
  5.材料二指出,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这一评价的依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九月,一阵寒流袭击了黄河两岸的千村万落。秋风阵阵,阴雨绵绵,四野萧疏,木叶枯黄,连池塘里的残荷也只剩下一枝枝干枯的叶梗索索颤抖。这天晚上,颜真卿在蒲州府廨的退思堂内徘徊踌躇,思绪万千。仆从成方跟随主人多年,早已熟悉了主人的习性。他看到主人情绪激动,一定是要挥毫作书了,早已研好了一砚墨汁,备好了纸和笔,默默地退到一旁,坐在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