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9210字。

  天津市南开区202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拮据(jié)    秀颀(qí)    重幔(mán)    摩肩接踵(zhǒng)
  B. 潮汐(xī)    翌日(lì)    阔绰(chuò)    怒不可遏(è)
  C. 娉婷(píng)    犀利(xī)    静穆(mù)    铢两悉称(zhū)
  D. 囫囵(hú)    国殇(shāng)    桥堍(tù)    振聋发聩(kuì)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字,____________于三千年前,它是巍然独存的唯一古文字,在演进中涵养着人的心性。山川河流入字,文墨精神入字,铮铮铁骨入字,朗朗乾坤入字,涓涓潺潺,潜移默化。汉字,以无穷的魅力____________了灿烂的古代文明,____________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维系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A. 创造    承担    延长 B. 创造  承载  延续
  C. 制造    承载    延长 D. 制造  承担  延续
  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研制、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再启新征程。②科研团队持续创新。③航天员书写了探索浩瀚太空的新篇章。④通过勤学苦练,使航天工作者淬炼出百折不挠的意志,铺就了一条飞天之路。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借助科技手段实现“沉浸式观展”,是本届博览会的一大亮点。在陕西馆□人们骑上单车,通过屏幕自由穿梭各个景点□在湖南馆,人们戴上VR(虚拟现实)眼镜,欣赏迷人美景;在甘肃馆,人们自助挑选颜色,修复莫高窟壁画……博览会进一步深化□科技+文旅□融合创新,营造互动性观展体验。
  A. ,   ,   《》 B. 、   ,   “”
  C. 、   ;   《》 D. ,   ;   “”
  (二)诗词鉴赏
  5. 下面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了春风中梨花绽放的景象,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B.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反映了诗人抓取细节 功力之深,旗帜的特点就是飘扬,而此时却被冻住静止,天气之寒跃然纸上。
  C. 本诗从开头广袤自然中的漫天飞雪,转移到室内珠帘、罗幕间的雪,再到辕门、红旗上的雪,最后到室外雪地上的马蹄印痕,在观感上形成了空间转移的效果。
  D. 本诗以西北边塞的奇寒雪景为背景,以咏雪为主线抒发了送别之情。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高山上的守望者——岳桦》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山上的守望者——岳桦
  ①巍峨的长白山上,大森林垂直绵延2000多米。在长白山上,海拔1100米以下是针阔混交林,金秋时节,绚烂缤纷;海拔1100米~1800米之间是针叶林,树木挺拔参天,气势磅礴。在长白山上,过了海拔1800米,森林放慢了脚步,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大部分树木没有胆量穿越,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