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0240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25年九年级复习情况调研(一)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请按照题号的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2025年是中国农历的蛇年,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蛇不仅是十二生肖之一,还与龙、凤、龟并称为“四灵”,象征着智慧、灵活与神秘。从古老的神话传说,到民间的风俗信仰,再到文学艺术的创作,蛇的形象无处不在,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魅励。在《山海经》中,有许多关于蛇的奇异记载,如“巴蛇食象”“蛇身人面”的怪物等,这些形象充满了奇幻色彩,展现了古人对蛇的想象。在艺术创作中,蛇的形象也屡见不鲜。在古代绘画中,蛇常常被描绘成蜿蜒盘旋的恣态,展现出一种灵动之美。在雕朔艺术中,蛇的形象也常常被用来装饰建筑和器物。例如,在一些古代宫殿的栏杆上,常常雕刻着蛇的图案,既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又寓意着驱邪避灾。( )例如,在春节期间,一些地方会制作蛇形的花灯,寓意着新的一年能够像蛇一样灵动自如、生机勃勃。在现代文化中,蛇的形象也常常被运用到影视作品和动漫创作中。例如,在一些奇幻题材的影视作品中,蛇常常被赋予超自然的力量,成为故事中的重要角色。这种对蛇文化的现代诠释,不仅让古老的蛇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也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和了解上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
1. 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肖(xiāo) B. 记载(zài) C. 赋予(yú) D. 屡见不鲜(xiān)
2. 语段中画横线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魅励 B. 恣态 C. 雕朔 D. 驱邪避灾
3. 对语段中画波浪线的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种对蛇文化的现代诠释,不仅让古老的蛇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也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上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
B. 不仅这种对蛇文化的现代诠释,让古老的蛇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也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和了解上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
C. 这种对蛇文化的现代诠释,不仅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和了解上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也让古老的蛇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D. 不仅这种对蛇文化的现代诠释,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和了解上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也让古老的蛇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4. 下列选项中,与“蛇”相关的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十二生肖中,蛇被称为“小龙”,与龙完全就是同一个动物,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着吉祥和力量。
B. 《西游记》中有与蛇(例如白花蛇怪、红鳞巨蟒精)有关的情节,增加了故事的奇幻色彩和丰富寓意。
C. 成语“斗折蛇行”出自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文中意思是形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D. 鲁迅先生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美女蛇”的故事,既为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也是为了表现阿长虽然迷信、唠叨,但为人却真诚善良且关爱孩子的特点,表达了对阿长的怀念感激之情。
5. 在一次学习交流会上,小文提到“写作时要避免虎头蛇尾(也就是开头精彩,结尾却草草收场)的情况”。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虎头蛇尾”的含义(【虎头蛇尾:形容事情开始时声势很大,结尾却草率收场,也比喻做事先紧后松,有始无终】),老师要求同学们对以下四个情境进行判断,选出最能体现“虎头蛇尾”现象的一项:( )
A. 小龙在班级演讲比赛中,开场白非常精彩,吸引了全场的注意,但主要问题是中间部分偏离了主题,结尾部分即使照应了开头,也让人非常遗憾。
B. 小滨在写作文时,开头写得非常生动,引人入胜,但结尾却写得非常平淡且没有明确点明主旨,也没有呼应开头,让人感觉有些失望。
C. 小江在完成班级黑板报时,一开始非常认真地设计版面,但因为内容选择不够典型而且缺乏创意,所以整体效果大打折扣。
D. 小南在参加运动会800米比赛时,起跑非常迅速,但最后因为体力不支,尽管拼尽了全力,最终只获得了第二名。
6. 结合语境,填入语段中括号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它并非仅仅是一种动物,更是聪明机智的象征。
B. 随着时代的发展,蛇文化也在不断地传承与演变。
C. 在民间传说里,蛇常常展现出灵性与人性的交融。
D. 在传统文化中,蛇与龙有着深厚的渊源。
7. 按教材原文填空。
吟诵古诗文名篇,感受历代仁人志士的家国情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是孟子为了正义不惜献身的坚定信念(《鱼我所欲也》);“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是诸葛亮临危受命的责任和担当(《出师表》);“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