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690字。
陕西省咸阳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冲刺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史料以实物或文献等形式承载着“过去”的信息,史家从史料中提取出确切的信息,从而形成历史知识。这种搜集、考辨和运用史料的能力,是史家的“看家本领”,同时也是治史的基本技艺。
从史学的求真旨趣来说,真知建立在证据基础上,那么史料天然是证据吗?意大利史家莫米利亚诺说“历史学家在证据基础上工作”,而非史料。史家心中有证据意识,才会以证据探求真知。
历史学因新史料与新证据而成就斐然,但史学最根本的问题“历史是什么”,不是仅仅增加新史料就能解决的。史家把不同的新史料作为新证据纳入证据链中,丰富历史知识,可以说每条证据链都解决了具体历史问题。但历史的多面复杂性使得任何一条证据链都只能显示历史的某一面相,因而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整合证据链,以求解决史学最根本的问题。在各门具体史学分支之外,全球史或世界通史正是从事此项工作。对于这类史家而言,部分之和并不等于整体,他人的新证据再度变成了他们的新史料。
随着时间的变迁,史学研究日益专门化和精细化,史家的问题聚焦日益细微,可用史料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引发一些其他问题。比如,利用互联网技术,原有史料被逐步电子化,史家获取史料的方式更加便利。但当我们使用数据库时,看到的只是史料的电子复制件,难以追溯其源头。并且,以往史料有固定的物质形式,而网络上博客、微信、电子邮件等软件或应用上的文字记录,这些作为未来史学的“新”史料,却没有物质形式,这让它们可以随时被修改。当前史家引用某个网页,会以截图等方式留存作为证据,但若是源网页被修改了,那么可判断截图真假的最初网页在哪里呢?互联网上每时每刻都有海量信息出现并湮灭,我们无法确定每一步的修改。证据链要求出处清晰,源流有序,现在却变得模糊了。这一切,使得“新”史料的来源出处难以被确定;对以往考辨史料的种种方法提出挑战。
面对这些问题,无论如何,史学若要求真,就不可能放弃证据。史学发展也已表明,在证据意识的引导下,史家不断主动更新史料,并且取得一定的成绩。荷兰史学理论家赫尔曼•保罗高度看重史家在历史知识生产中的角色,他把历史真知从认识论转换为史家真诚的伦理学问题。换言之,史家不断发掘新史料并使之成为新证据,从而获取历史真知,有赖于史家自身的真诚人格。清代史家章学诚有言:“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摘编自余伟《证据意识与新史料的发掘》)
材料二:
在讨论证据之前,我要特别说明一类涵盖在证据概念之下的类别——“证词”。在法官审案中,证词非常重要。证词往往由证人提供,其成为证词的必要条件,便是证人必须曾经出现在其所言说事件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家若能做到搜集、考辨和运用史料,将真知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就有望达到史学的求真旨趣。
B.现如今,史家可利用的史料越来越多,但是互联网也带来诸多新问题,这对以往考辨史料的种种方法提出挑战。
C.“证词”等同于证据,所以历史现场当事人的追忆证词只要符合历史的真理的各种要求,就能成为有力的证据。
D.柯林武德认为,如果一个史家把所谓权威者的证词直接当作历史的真理,那么他就丧失了历史学家称号的荣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史家从承载着“过去”的史料中提取出确切信息而形成历史知识,所以史家的历史知识皆来源于史料。
B.赫尔曼•保罗认为史家自身的真诚人格对获取历史真知很重要,这与清代史家章学诚强调的史德相符。
C.作为把证据与问题之间建立起联系的第一人,柯林武德认为阿克顿勋爵的伟大教诫对人们来说很重要。
D.历史学家提出问题时预先构想的回答方向会造成循环论证,所以史家应避免这种预先构想的回答方向。
3.下列选项,不能支撑材料一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
A.司马迁撰写《史记》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广泛搜集各国史料、传说以及实地考辨获取的资料。
B.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搜集了大量的正史、野史、文集、谱牒等各种文献资料,为了确保史料的准确性,他对这些资料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考证。
C.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运用大历史观的方法,从宏观的历史背景出发,分析了明朝万历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D.王国维在研究商周历史时,运用甲骨文、金文等出土文献与《史记》《尚书》等传统文献相互印证,解决了许多历史上的疑难问题。
4.“新史料”与“新证据”有何关系?请结合材料一第三段简要说明。
5.史家应如何应对挑战,以保证史学研究的真实性?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荒野漫步
李娟
出发前,我妈倒不怎么担心我会受苦,只担心我会很闲。居麻也操心我打发不了时间,一直建议我在他家开个小规模的商店。
可是,大家都多虑了。我这人,啥都怕,就是不怕闲。“闲”这个东西,真是再多也不够用的,随便闲逛一下也就迅速打发过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