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8910字。
2025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本试题共三道大题,22道小题。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其中,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写;笔答题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班级举行以“文化探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 路名探寻】
路名,是城市变迁的见证。德国占领青岛时,“威廉街”“柏林街”等满带殖民色彩的路名相继出现;日本取代德国后,又冒出“舞鹤町”之类的路名。而当列强被赶出了中国,(焕)然一新的“太平路”等路名,即出现在街口。
路名,是城市发展的晴雨表。透过路名,可见根深(缔)固的时代烙印。中山路等街巷往往(铭)刻着民国的印记;而香港路等,则如改革开放的春芽,在柏油路面生长出新时代的年轮。
_______________。许多城市的“和平路”“幸福路”,承载着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青岛将“阴岛路”改为“红岛路”,周围居民无不为之欢呼,只因“红”字更契合人们心理预期。
路名,是城市文化的注脚。路名,(折)射出历史人文与地域文化,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1. 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烙(luò)印 B. 承载(zài) C. 憧(chōng)憬 D. 契(qì)合
2. 文段中括号内的字形,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焕 B. 缔 C. 铭 D. 折
3. 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结构完整。
【活动二 文化传承】
①青岛非遗文化的丰富性,令人叹为观止。据统计,青岛现有各级非遗项目926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85项,市级207项。胶州秧歌、茂腔、螳螂拳、胶东剪纸、刘氏泥塑等项目,独具匠心,魅力非凡,如璀璨明珠,镶嵌在城市各处。
②非遗项目不仅是历史文脉的传承载体,青岛而且是构筑文化自信的中流砥柱。
③近年来,青岛推陈出新,让非遗迸发活力。柳腔剧团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展演和互动教学,让这一传统戏曲剧种重获新生。胶东非遗博物馆运用VR技术打造数字展馆,让千年文化遗产突破时空界限,令参观者设身处地。
4. 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