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320字。
2025届云南省昭通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生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如何把时间的流逝反映出来呢?对此,古人一开始是用日晷来完成计时任务的。早期的日晷计时,只是选择在平地上竖一根竿子,在竿子周围画一些用来表示时间的线条根据竿影在线条之间的位置,来读取时间。这种形式的日晷,叫做地平式日。日计时简便易行,但容易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而且晚间无法使用,不能连续计时。所以,必须有其他计时仪器的补充。在中国古代,使用最广泛、地位最重要的计时仪器,并非日晷,而是漏刻。早期漏刻的形式比较简单,大概就是一只简单的壶,壶中盛水,在底部开一小孔向外泄水。水中放一浮子,浮子上安插一画有时刻标记的木箭,通过观察木箭在壶中的降落情况来判断时间。随着水的流失,箭逐渐沉入壶中,故这种漏刻称为沉箭漏。但沉箭漏在使用过程中,只有一个供水壶不太方便观察,因而设计了另一种漏壶——浮箭漏,通过增加一个受水壶来观察浮箭。
不管是浮箭漏,还是沉箭漏,都属于单级漏壶。显然,单级漏壶的计时精度不会高。因为漏刻是通过水位变化来显示时间的,水位高时流速大,水位低时流速小,这就使得木箭显示的时间也不均匀,导致了比较高的计时误差的出现。因此,东汉时期,人们在漏刻的供水壶上方又加了一个供水壶,这就使得漏刻的发展由单级漏进入到了多级漏,一开始是二级漏,到了晋朝,就出现了有三个供水壶连用的三级漏。而到了唐代,吕才甚至创制了四级漏,使漏壶的级数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实际上,漏壶的级数没必要一加再加。对于多级漏壶,关键在于调理,要合理确定各级漏壶的初始水位和加水时间间隔。这个技术非常复杂,以至于当漏壶级数达到三级以后,再增加其级数所导致的技术上的麻烦程度的增加,超越了其有可能带来的正面效益。由此,当漏壶级数达到四级以后,古人没有沿着继续增加其级数以提高计时精度的思路走下去,而是另辟蹊径,找到了一种更为简捷的保持直接供水壶水位稳定的方法,其具体成果就是北宋燕肃的莲花漏。
莲花漏是二级漏壶,最上一级叫上柜,它通过渴乌也就是虹吸管向下柜供水,下柜再通过一个虹吸管向箭壶注水。燕肃发明的莲花漏直观、简便、有效,因而在后世的漏刻技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漏刻发展史上的标志性技术。
在中国漏刻发展史上,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漏刻之外,还有一些漏刻也十分有名,例如五世纪北魏道士李兰发明了秤漏,把对漏刻流水重量的称量转化为对时间的显示。十一世纪北宋科学家沈括创制了熙宁晷漏,设计较之燕肃的莲花漏更为完善精致,计时精度也更高。漏刻计时是古代计时的主体。中国古代计时精度也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直到十八世纪,西方学者根据伽利略发现的摆的等时性原理,把直进式擒纵机构应用到机械摆钟上,使机械钟的计时精度大为提高,达到了日误差几秒的量级,这才赶上和超越了中国传统的漏刻。但中国的计时技术早已影响世界,并共同推进着人类的科学进步,这是不争的事实。
(摘编自江晓原《科学史十五讲》)
材料二:
在自然科学领域,时间是衡量事件发生瞬间及其持续过程的基本物理量,同时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概念。在现代社会中,“秒”是目前人类测量精度最高的物理量。在古代,人们主要通过日晷、漏刻来计时;到了近代,人类相继发明出摆钟、机械表、石英表以及电子表等精密计时仪器,这些仪器的测量精度显著提升,稳定性亦得到大幅增强。
(1)下列对材料一中关于漏刻发展历程的图解,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A.①⑤④③⑥②
B.①⑤③④⑥②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①③④②⑥
(2)下列关于原子钟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子钟的运作原理是利用原子的共振频率来实现高精度计时。
B.原子钟的频率稳定性和频率准确性是衡量其性能的两个核心指标。
C.原子钟在天文学、卫星导航和地球科学研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D.原子钟的出现是因为古代漏刻技术无法满足现代科学研究对时间精度的要求。
(3)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级漏壶要想计时更加精确,需要合理确定各级漏壶的初始水位和加水时间间隔实际上,仅仅通过增加级数就能够提高计时精度。
B.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原理为机械钟的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并使机械钟的计时精度大幅度提高,达到了日误差几秒的量级。
C.要想探究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性质及其寿命,我们必须将时间的精确度进一步提升,而这种科技发展的现实需求催生了原子钟。
D.原子钟可以精确测量天体的位置和运动,也可以辅助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重力场,拥有着丰富的应用领域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4)材料二为了解释原子钟的性能评估指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
(5)从日晷到漏刻再到原子钟,计时技术在不断进步,这对科学发展有什么启示?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4)本题考查分析材料运用的说明方法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需要熟悉常见说明方法的特点,然后结合相关内容分析。
(5)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文本一:
钓鱼的医生
汪曾祺
(1)这个医生几乎每天钓鱼。
(2)你大概没有见过这样钓鱼的。
(3)他搬了一把小竹椅,随身带着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提盒里葱姜作料俱全,还有一瓶酒。他的钓竿很短,鱼线也不长,而且不用漂子,就这样把钓线甩在水里,看到线头动了,提起来就是一条三四寸长的鲫鱼。刮刮鳞洗净了,就手放到锅里。不大一会儿,鱼就熟了。他就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甩钩再钓。这种出水就烹制的鱼味美无比,叫做“起水鲜”。到听见女儿在家门口喊:“爸——!”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不一会儿,就有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