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2920字。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4月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2025.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由于在城镇化过程中,乡村与城镇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早期流动人口通过汇款带动乡村发展,到城镇化带动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城镇化与乡村发展一直融合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城乡融合是中国城镇化的特色。
  中国城镇化是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实现的。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流动的重要特征是在城乡之间反复迁移、双向栖居,而不是由乡到城的单向流动。随着城镇化水平提升,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增加,稳定性提升,流动性降低,但是流动性仍然存在。在不同阶段,推动乡村人口外流的动力不同,城乡融合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在就业为主要推动力的时期,城乡之间的流动更为频繁,且乡村在流动人口的日常生活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而在公共服务推动下,城乡进入融合发展时期,流动性减弱,稳定性提升,城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日趋增加。由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不同,中国的城乡关系表现多样性的特点。不论是早期基于农民理性选择形成的城镇化模式,还是近年来公共服务导向的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发展方式一直存在差异性。
  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差异的存在,还需要认识到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这种原因的变动,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差异化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首先,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不是简单增加城镇人口占比,而是推动城乡交流,提升城乡居民特别是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城镇化、乡村化和城乡交流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在认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城乡关系时,我们要避免非此即彼式的讨论,探索一个可以包容不同区域中、不同背景下城乡融合多样实现途径的分析框架。其次,中国的城镇化要以人为本,让更多的进城农民享有市民身份和机会是非常重要的举措,但是城乡融合不仅是市民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农民,不管是进城农民还是没有进城的农民,享有均等的公共服务,从而促进城乡之间在平等基础上的流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双向流动才是城乡融合的发展目标。最后,乡村振兴也不存在统一的模式。
  (摘编自王晓毅、刘齐《城乡融合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国家赋予宁波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在城乡融合中展示了生动的“宁波答卷”。
  作为连接城乡的“毛细血管”,农村公路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城镇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城乡融合是中国城镇化的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概念。
  B.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流动一直呈现出在城乡间反复迁移、双向栖居的特征,而非单向流动。
  C.无论是早期的城镇化模式,还是近年来的城乡融合发展,中国城乡发展方式都一直存在着差异性。
  D.城乡融合更重要的是让农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均等的公共服务,从而促进城乡之间在平等基础上的流动。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一体化发展的规划下,宁波乡村与城市的户籍、人才、公共服务实现了良性交流和互动,乡村和城市正在同质化、一样化。
  B.近年来,膝头村摒弃传统的种植花卉苗木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积极探索绿色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C.宁波在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方面采取一些有效举措,着力解决乡村“空心化”所带来的农村大量人才与资源流失问题。
  D.与传统的乡土社会有所不同,宁波的城乡融合的之路,打破城乡割裂的局面,形成了工农互促、城乡互补的新型城乡关系。
  3.下列有关乡村振兴的成功举措中,不属于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的一项是(3分)
  A.金牛镇坚持招引项目进园区,以园区带动全镇经济发展,通过制定系列优惠政策和贴心服务,吸引了大批优质项目纷纷入驻园区,为该镇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B.瑶海区将曾经居民世代生活劳作的一方天地,打造成一个集自然风光、文化体验、农耕体验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一个青年创新创业的活力聚集地。
  C.阜南县通过集中连片推进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林网等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科技创新、数字化赋能农业生产全过程,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D.大圩镇与上海市杨浦区大桥街道签订共建协议,借鉴“人人屋”驿站建设做法,携手创塑党建服务品牌,将“人人屋”党群服务站,作为该镇基层治理的新阵地。
  4.材料二是一篇有关宁波新时代实践发展的新闻特写,请结合文本分析其文体特点。(4分)
  5.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浙江宁波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方面的特色。(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时,要精确把握重要信息,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逐一对照选项和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解答时,要精确把握重要信息,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逐一对照选项和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材料的观点,再结合选项分析比对。
  (4)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特点的能力。抓住文中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时,要筛选文本相关信息,再结合题目要求概括作答。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灿烂千阳(节选)
  卡勒德•胡塞尼①
  对莱拉而言,穆里的生活舒适而安宁。工作并不繁重,下班之后,她和塔里克会带孩子乘坐缆车上帕特里亚达山,或者去品第角。若是天气晴好,人们在品第角能看到远方的伊斯兰堡和拉瓦尔品第的市区。他们在那儿的草地上铺开一条毛毯,吃着肉丸夹饼和南瓜,喝着冰冻的姜汁饮料。
  这是一种美好的生活,莱拉告诉自己,一种值得感恩的生活。实际上,在她和拉希德共同度过的日子中、在那些她的生命中最黑暗的日子中,她所梦想的正是这样一种生活。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