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600字。

  2024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基础积累(20分)
  1.(7分)阅读回答问题。
  甲辰龙年,龙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十二生肖中,龙是最特别的一个——它是想象中的生灵,未曾见于现实之中,但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中华民族的图téng①           ,龙承载着尊贵、吉祥、繁荣等诸如此类的美好寓意,这从“龙马精神”“人中龙凤”“生龙活虎”“龙行龘龘(dá dá)”等成语中便可见一斑。龙所代表的民族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开拓进取、自强不息。
  大概从商周时代开始,龙就被赋予了特别的寓意,得到人们的崇拜。在古人看来,龙是吉祥之物,是和风化雨的zhǔ zǎi②         。从诞生之初,人们一直认为龙是司雨之神,古代每遇干旱少雨的时节,老百姓会到龙王庙拜神祈雨。风调雨顺的时候,人们也会祭祀龙王,用以祈福消灾,寻求bì③        护。
  作为特殊的文化符号,“龙”在民间也不少见。比如人们过春节时舞龙灯,端午节时赛龙舟。这时候的龙,其实是一种神话形象或民间信仰。用龙来命名的事物遍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龙眼、龙须面、龙须酥……时间流逝,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龙文化的生命力络绎不绝。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诸如此类
  B.赋予
  C.流逝
  D.络绎不绝
  2.(10分)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②政入万山围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③我是你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④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⑤拣尽寒枝不肯栖,           。(苏轼《卜算子•咏梅》)
  ⑥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⑦《使至塞上》中“           ,           ”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既言事,又写景,传达出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⑧古文中不乏以早晚天气的变化写山水之美的佳句,如《醉翁亭记》中的“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岳阳楼记》中的“          ,          ”。
  3.(3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所撰写,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B.《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一篇典范的说理文章,作者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C.汪曾祺常常撷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入文,其散文平淡自然,饶有趣味。《昆明的雨》体现了这一特点。
  D.中国古代诗文中,常用“烽烟”代指战争,“手足”代指兄弟,“桃李”代指学生,“婵娟”代指月亮等。
  二、阅读能力(50分)
  4.(3分)学校开展“经典阅读”活动,下面是晓嘉同学做的读书笔记,其中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读《朝花夕拾》得知,鲁迅的父亲去世后,他去南京求学,接受了一些新思想,但不满新式学堂中的陈腐,于是去了日本留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