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20390字。

  上海市崇明区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  (5分)
  (1) 映阶碧草自春色,              。  (杜甫 《               》)
  (2)              ,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3)  《论语•卫灵公》中“               ,              ”两句,体现了孔子推己及人的处世原则。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解答】故答案为:
  (1)隔叶黄鹂空好音    (重点字:鹂)      蜀相
  (2)故不积跬步(重点字:跬)
  (3)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重点字:己)
  2.按要求选择。  (5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2分)
  反映论总是强调文学是时代的镜子,但这只是道破部分真理。         。总之,     ,    ,     ,     。从荷马史诗到《红楼梦》这些文学的经典极品, 固然有历史价值,但都不可读作历史文献,而应当读作生命全书。
  ①它所见证的人性困境,常常不是一个时代的困境
  ②从人性的角度上说,文学并非时代的镜子
  ③而是永远难以磨灭的人类生存困境和人性困境
  ④文学固然可以见证时代,但是文学也常常反时代、超时代
  ⑤而是超时代的人性的镜子
  A. ④②⑤①③    B. ②③④①⑤     C. ④①③②⑤      D. ②①⑤④③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连贯之排序的能力,分析语句内容,注意关联词、代词、暗示等信息。
  【解答】根据“不是”“而是”,可以确定①③的顺序,排除了B、D。又通过“镜子”确定②⑤应该连在一起,再通过“并非”“而是”确定②⑤的顺序。再通过“反时代、超时代”的顺序,确定①③②⑤的顺序,排除A。
  故选:C。
  (2)某校“红楼梦读书会”拟邀请红学专家李教授线上交流,学生代表小明草拟了部分邀请内容,其中有一处画线部分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3分)
  李教授钧鉴:
  您好!久仰您在红学研究领域的卓著成就,【甲】冒昧邀请您为本校读书会作线上讲座。【乙】讲座主题暂定为“《红楼梦》叙述艺术研究”,【丙】时间安排在本周日晚七点,不知您是否方便?【丁】若有变动,请务必及时告知我们调整……
  【     】处, 修改: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得体的能力,分析语境,注意谈话对象的身份。
  【解答】注意说话为对象李教授,“务必及时”命令式语气,不够尊敬对方,改为“烦请随时”。
  答案:
  丁处 烦请随时告知,便于我们作出相应调整。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3—7题。  (17分)
  不久前,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推出全新力作《智人之上》,聚焦信息网络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为此,媒体人洪晃与尤瓦尔•赫拉利就人工智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展开了一场对谈。
  洪晃:您在《智人之上》一书中提到,智能和意识之间存在差异人类拥有意识,也拥有智能,但在效率方面我们无法与计算机相比。那么,人类该如何提升我们自身的优势呢?
  赫拉利:首先,我想解释一下智能和意识之间的区别,因为人们往往会把它们搞混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