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6590字。
山东省部分学校、河南省部分学校2025年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蚯蚓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无脊椎动物,被誉为土壤中的“生态系统工程师”。研究表明,蚯蚓数量多的土壤通常较为肥沃,法国已将蚯蚓用作土壤监测和风险评估的工具。我国在2022年启动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中,也首次将蚯蚓纳入土壤健康监测指标。
蚯蚓粪不仅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还富含大量养分,可以缓解土壤盐分和干旱对植物产生的胁迫,减少植物病虫害发生。而利用蚯蚓消化道的生物转化能力,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肥沃的蚯蚓粪,不仅能改良土壤、提供作物所需养分,还能够降低土壤污染物的浓度。
虽然化肥能快速提高作物产量,但其可能会对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蚯蚓可以通过与生物和非生物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对地上生态系统产生反馈作用,因此考虑生态友好型土壤改良技术,利用蚯蚓提高土壤健康状况和生态功能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利用蚯蚓进行土壤改良,不仅可以最大化利用其生态功能,且在改变土壤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缺乏蚯蚓的地区,也可从外地引入蚯蚓进行土壤改良。已有研究表明,在确保蚯蚓有最佳的生存条件时,从外地引入的蚯蚓可以成功适应污染土壤并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修复效率。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时,会形成孔隙,从而提高土壤透气性,影响土壤有机质分布和腐殖质的形成。此外,蚯蚓在取食土壤及凋落物的过程中,不仅摄入土壤微生物及其他小型土壤动物,还能间接影响土壤的养分循环过程,其活动也有助于改善坡地的水土流失。观察发现,蚯蚓使草甸土壤的大孔隙率增加了1倍,使荒地的大孔隙率增加了3倍。
此外,蚯蚓粪对严重退化的土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蚯蚓粪包含大量的真菌菌体和胶结物质,可以使土壤颗粒互相粘结;同时,蚯蚓粪含有的大量腐殖质可以使土壤形成水稳性团聚体,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抗水蚀稳定性。土壤扰动试验表明,蚯蚓在恢复被破坏的土壤结构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蚯蚓还能够与某些菌丝共生体形成协同关系,从而促进植物生长。例如,蚯蚓与丛枝菌根共同作用能改善根瘤层,提高植物对镉的耐受性。分析表明,蚯蚓可以提高土壤有效氮含量,促进作物生长。研究也发现蚯蚓甚至比石灰或磷肥更能促进植物生长。
(摘编自刘若文、翟俊杰、王兴《蚯蚓与土壤健康的研究进展》)
材料二:加快土壤健康培育是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健康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之一。一方面,粮食安全视城下加快土壤健康培育是保护耕地质量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通过土壤培肥和土壤修复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安全水平,进而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土壤健康培育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土壤拥有丰富的有机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蚯蚓多的土壤通常比较肥沃,我国于2022年成为首个将蚯蚓纳入土壤健康监测指标的国家。
B.提高土壤健康状况和生态功能,蚯蚓可能是比化肥更好的选择。
C.蚯蚓活动形成的孔隙能降低土壤污染物的浓度,提高土壤健康水平。
D.蚯蚓能够与所有菌丝共生体形成协同关系,并提高土壤有效氮含量,更能促进植物生长。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加快土壤健康培育是保护耕地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B.土壤健康培育与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土壤健康培育依然任重道远。
C.没有健康的土壤,人类的健康就会间接受到不利影响,因此降低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含量势在必行。
D.健康的土壤使得农产品的微量元素含量增多,满足了人们对营养强化食品的消费需求。
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述和说明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则材料均采用总分式结构展开,材料一侧重说明蚯蚓对土壤健康的作用,材料二侧重论述土壤健康培育的重要意义。
B.材料一中“研究表明”“可能会”“观察发现”等词语的使用体现了文章语言的严谨性,材料二的语言更具生动性。
C.材料一采用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形象而准确地说明了蚯蚓对土壤健康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D.材料二列举富锌玉米和富硒大米的例子是为了论述“健康的土壤能够生产出更有营养的农产品”这一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4.以下是蚯蚓的作用示意图,请你结合材料一将图中序号处补充完整。
5.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依然严重。请结合材料从“土壤健康”的角度谈谈可供采纳的解决策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王新之新
王法艇
王新是新的。这是我早年生活的王新村,也是我每年都要来回数十次的王新村。
30多年前的一个夏天,王新的树木耷拉着,除了热烈的蝉鸣之外,乡间倍显寂寥。我离开了王新,在夏雨澎湃之后的暮日,提着母亲做的新被褥,踌躇满志地离开了生活近20年的家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