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520字。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基础与积累
  1.(11分)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开展了“我为家乡民俗代言”项目化汇报展演,请跟随参与者,一同领略各地民俗的魅力。
  1班节目“西蜀茶香 美好祝愿”
  茶香舞动,一招一式皆是功夫。每逢春节,成都茶馆①zhàng dēng jié cǎi,长嘴壶茶艺更是年味的主角。正月初三的“出茶仪式”上,茶艺师身着红衣,以“凤凰三点头”“大展宏图”等招式,为茶客送上“一帆风顺”的美好祝愿。
  3班节目“雷霆晋鼓 八面威风”
  山河为幕,鼓震苍穹。绛州大鼓裂云开阵,槌落惊雷,七十二拍震醒黄土深藏的龙魂;秧歌蹁跹,红绸卷浪,舞步丈量五谷半登的欢腾。鼓浪接秧歌,龙影叠拳影,千年晋韵在血与火中淬炼成钢。
  16班节目“黄土高原 花馍美食”
  豪迈的信天游、热闹的安塞腰鼓、②xǔ xǔ rú shěng的花馍,它们诞生于黄土高原,是生活的艺术化表达。每一个花馍,不仅凝聚着祖辈们的智慧,而且体现了手艺人精湛的技艺。花馍的制作过程,是一场指尖上的舞蹈,是一系列行云流水的动作,是民俗的独特符号。
  (1)(2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zhāng dēng jié cǎi          
  ②xǔ xǔ rú shēng          
  (2)(3分)划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将正确句子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6分)学校的微信推送中写道:“本次项目化活动从寒假的民俗采风,到班级的开学汇报,再到今天的汇报展演,每一帧惊艳的绽放,都是学生将课本里的文化传承”化为行动的证明。
  ①初中部三个班的民俗表演出自哪个地域,请选择对应的对联。
  1班      
  3班      
  16班      
  A.山西好风光鼓乐震天响,三晋好儿女英雄出太行。
  B.锦江绕锦官城好摆龙门阵,蓉城开芙蓉花香飘千万家。
  C.住窑洞冬暖夏凉大爱陕北,尝糜子可蒸可煮最抚人心。
  ②项目化学习的核心是“做中学”,请从1班、3班、16班参与项目化活动的同学中选取一位,提出一个问题,关注他(她)是“如何做的”。
  我选择       班的同学,我提出的问题是:                     。
  ③你认为通过民俗采风、班级汇报、年级展演等系列活动,学生学到了什么?
  2.(5分)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的同学们从“游戏”二字入手,结合各地民俗,设计游园项目。
  人类学的研究认为,人类的游戏起源于原始的戏剧,祭祀活动以及社会生产劳动等活动。
  游字下方为人,上方为旗,是一个(甲)_____字,合而知意,为人持旌旗之形,意谓游行、游动之义。
  “戏”的繁体字是“戱”,“戈”为形旁,“虚”为声旁,是一个(乙)_____字,据《说文解字》解析:“戏,三军之偏也,一曰兵也,从戈。”说明“戏”最早是跟军事、战斗有关。
  (1)(3分)请填写甲、乙两处的造字法。甲:        乙:       
  (2)(2分)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加点的“研究”“起源”“活动”词类都是动词。
  B.含有“游”字的成语可以是“游山玩水”,含有“戏”字的成语可以是“二龙戏珠”,这两个成语都是并列短语。
  C.“琴棋书画”在古代称为“雅人四好”,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开篇《关雎》中,就有“琴瑟友之”的诗句。
  D.民俗游园负责扎染的同学介绍道:“扎染工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原料的齐备和步骤的完整。”(这位同学介绍的句子没有语病)
  3.(11分)在“我为家乡民俗代言”项目化汇报游园会现场,有“一诗一画”这个项目,请你参与对话完成题目。
  小宝:我们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把诗歌和画面对应起来,通过形象去理解诗歌内容。为此,我们选择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蒹葭》《送友人》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