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900字。

  温州新质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 本卷共16题,满分10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语文学习小组正在开展有关“风雅传承”主题的研学活动,邀你一同参加!
  1.根据拼音,写出“宣传语”中的汉字。(3分)
  【研学一:品千古诗文】
  2.同学们以“风”为线索,汇编了一份古诗文整理单,请你一起完成。(14分)
  ◈梳理诗句,理解主题
  主题 摘录诗文 观景悟情
  自然风光 ①土地平旷,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A          ▲        
  ②    ▲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观波涛壮阔,叹恢宏气势
  民俗风情 ③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   。(《关雎》) 见声韵传情,感质朴纯真
  ④溯洄从之,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 记艰难追寻,怀执着之心
  ⑤   ▲    ,⑥   ▲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子衿》) 望衣影萦梦,发相思之情
  文人风骨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其二》) B          ▲        
  ⑦     ▲     ,⑧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思相隔之远,抒情谊之深
  ◈阅读古诗,判断主题
  画菊
  [宋]郑思肖①
  花开不并②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③吹落北风中。
  (选自《绝句三百首》) 【注】①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元兵南下,郑思肖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后孤身隐居苏州。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②不并:不在一起。③何曾:哪曾。
  (1)请将①—⑧处诗句补充完整,并从A、B中任选一处,仿照表格中示例填写。(10分)
  (2)《画菊》中画线句最适合归入以上哪一类主题?请结合诗句内容说明理由。(4分)
  【研学二:展千载风痕】
  为制作研学展板,小组收集了以下材料,请完成相关任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