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280字。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2025年初三下学期4月份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20分)
  学校九年级开展“博物馆,见文明”主题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语段,在“润物细无声”中了解历史、传承文明。
  博物馆,知历史
  博物馆———人类文明的基因库,承载着跨越千年的智慧。这里既庄重又鲜活,既深suì又亲切,连接着远古与当下、本土与世界,以无声的诉说唤醒每个参观者的文化认同。
  “青铜铸史册,丹青写春秋。”我们在斑驳文物中触摸文明的脉络。当甲骨文的刻痕诉说商周密码,当唐三彩的釉色流淌盛唐气象,当青花瓷的纹样勾勒海上丝路……历史的真相就在这些凝固的时光中苏醒。这文明长卷,镌刻着华夏先民的智慧结晶,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构建起属于全人类的文化坐标。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
  2.用正楷准确、规范地抄写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2分)
  3.甲骨文、唐三彩、青花瓷都是博物馆代表性藏品,请再列举一件并说明其价值。 (2分)
  青铜器,见匠心
  ①铜,是文明之基;器,承载礼乐之道。②“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科技与艺术的结晶。③人们通过纹饰与铭文解读先民的精神世界。④青铜器类型包括食器、酒器、乐器、兵器等。但它们不仅是实用器具,更是文化的载体。青铜文明跨越夏商周三代,由于中国 甲  (A.历史悠久/B.地域广袤),各地青铜文化各具特色,中原地区多见 乙 (A.狞厉/B.柔美)的饕餮纹,而南方则流行神秘的羽人图案。青铜器上的每一道纹路,都是工匠精神的永恒印记。
  4.语段画横线处的语句排序不当,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排序最恰当的一项(2分)
  A.①④②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5.从语段括号内为甲、乙两处选择适合语境的词语。  (2分)
  初三•语文 第 1 页(共8 页)
  6.内蒙古博物院计划面向志愿者及相关工作人员举办青铜器讲解员培训活动,你作为博物院工作人员,请根据以下信息写一则通知。  (3分)
  培训时间 本周六上午8: 00-11: 30
  培训地点 内蒙古博物院会议室302
  培训内容 青铜器历史文化知识、讲解技巧、礼仪规范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