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9860字。
长郡中学200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   文
[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I卷(单选题,36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感到孤独、寂寞时,他就会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快乐。                                     (藉:jiè )
B.庄子总是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则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                                     (暾:tūn )      
C.中国诗是早熟的,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                                     (数:shuò)
D.从小说家的套话里取“正传”两字为名目,即使与古人所撰《书法正传》的“正传”字面上相混,也顾不得了。                                      (传:zhuàn)
2.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不同的人,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迥然不同的。雨果的回答有时候就非常忧郁,特别暗淡。
B.雨后的松林间月色斑驳,流泉琮琤。浣纱女踏着月色从竹林间暄闹着归来;渔人正分开荷叶摇舟远去。
C.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来与之对话,只好以缪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
D.为了克服欣赏上的困难,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练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
3.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苛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众多普通的芸芸众生,但很高兴能看到中国古
代文人中这样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B.一个人很难知道他的生活中什么是有意义的,当然也就不应当凭此去打扰别人。 
鱼对于它终生都在其中游泳的水又知道些什么呢?
C.诗歌是想像的艺术。一般而言,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进行灌输,他们只是含蓄
地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像的自由。
D.《阿Q正传》对国民弱点的揭示,至今仍震耳欲聋;鲁迅先生所概括的阿Q的精
神胜利法,已经成了超越时空的一个世界性话题。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冯先生在《新原人》一书中指出,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自己在做什么,而且自觉地在做。
B. 这个教人自强不息的回答总是像伫立在夜雾茫茫的大海上的一座灯塔,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照亮着我的人生航程。
C.总之,对于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亮了、近了的晨光。
D.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一两棵在清风夜唳中这样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二、现代文(自科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5—8题。
人类衰老之谜有了新发现 
人的身体在到了25岁以后就开始进入一个逐渐衰老的阶段,身体的各项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在医学上,人的衰老分为程序性衰老和非程序性衰老。程序性衰老是指由遗传基因的原因导致的衰老。遗传基因作为生物信息的源泉,像程序一样控制着一个人的生长、发育、成熟,包括衰老和死亡。研究表明:在基因程序中,人的寿命平均在一百二三十岁左右。但实际上,大部分人的寿命只有七八十岁。这是由于环境、营养和疾病等原因,人体的老化速度加快,缩短了基因程序的进程而提前进入衰老,这就是非程序性衰老。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非程序性衰老与血液微循环下降有直接关系。《素问·五脏生成论》记载道:“眼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微循环是指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在人体毛细血管和微淋巴管中的体液循环。它涵盖了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